崭新的晨光,又从夜里渐渐走近,但我每个夜晚总是比白天更忙,读书,冥思,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然后在电脑的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下一段有温情的文字。这是我如今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回忆过往,学生时代的生命足迹仿佛就在眼前。
我是在池州市职教中心学的幼教,而后在合肥的大学里学习新闻采编。学幼教时,面对幼教需要熟练的舞蹈,对于手脚协调能力不好的我来说确实是太难太难。踩着鼓点,硬邦邦的闪腰动作,掰不直的手指,抬不上去的腿,地球上最尴尬的人物,坐在舞蹈室的地板上,仰视天空最为奇幻的光芒。在找不到方向的时间段是最悲伤的,越是悲伤的时刻,越是需要平时感觉不到的温暖。于是开始寻找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看书,写些什么?当时,最向往的职业是可以当上记者或编辑。也不知是从那个黃昏开始,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每天在乳汁一般的白本上,抄录下看到过的每一段优美地词句和作文里用的“好词儿”,下完课一个人走去大学城附近的碧山,让阳光给我光明,给我能量,绿叶给我希望,让我遐想,逐渐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创作是艰辛的,我尽量调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并捕捉那些独特、细微的情感,有如在绘画中,抓住明暗交接的线条、三大面、五大调,以及物体的阴影等。在那段时间里,好在一直有文字的陪伴,每每沉溺于文学的阅读和写作中,既能释减压力,又能丰富知识、思想、情感,以至慢慢育成了文学的种子在心地发芽拔节,开放出稚嫩的鲜花。我的作品离不开山水,离不开个体心灵的闪光、生活的印迹。能够走上写作这条路,对于一个职校生来说真心不易,我走得很辛苦,也很踏实。
在我写的散文里,有两类文字写的最多:一是对亲人的深情描绘,一是对自己内心的深切洞察。“星光恬淡,给大水缸打满清水,闭眼感受弓背小溪流淌出的童谣在耳鬓厮磨。我被月夜吸引,水缸里的月亮,应着低缓吟咏的音符。忽起风,水闻风而动、因触而笑,一荡一漾都抖露着幸福,连绵的波纹从冰冷的缸沿跳脱孤寂,心情激越地汇入院外的丛林、低语的小溪。”(《水缸里的月亮》)有体温的生活,爱惜实实在在的生活,心上留下足够多的温暖,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人情味。
“路上无人走过,一切都还是崭新的。走在街上打上一个寒颤呼出一口清气,愁云一扫太阳出来。同学在结冰的池塘打上一尊冷石头,冰面竟然毫不碎裂。禁不住把落雪的冰面看作是云上雪道,他快乐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渴念扑向雪的喜悦里,且有些担心摔倒的恐惧中,勇敢地踏上凝冰的池塘,带着赞叹小心翼翼地挪动。对于雪的美丽现在我同样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对于雪的热爱,可以与同学一连谈上几天,在课余谈之不绝,在下课的路上玩雪成痴,直到雪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无数人的踩过下,化为烂烂的泥泞。”(《想念雪》)
也正如爱情,爱一个人并不是太难,难得的是长期保持那一份欣喜、保持着仅有的暖热、温情,没有热情的感情,无法让人去忍受,很难去敷衍。而没有温度的生活如让人身心俱冷的冻库,失去了温度的作品,同样也让读者失去了想要翻阅的欲望。一个不热爱自己亲人的人,谈不上爱自己的家乡;一个不热爱自己家乡的人,谈不上爱自己的祖国。我的很多诗歌都是关于我熟悉的景色与亲人。阳光怀抱着细柳在湖心波影里倒映,荷花在水里,稻子在田里,都在我的笔下受着情感的触摸。像《庐州月》、《西街》、《面对一朵海棠花》等。如《春晖里的火车》“一灯如豆/一线在手/脚踏舒适的鞋/身穿温暖的袄/串起游子永恒的念/那车站售票的窗口/是慈母穿线的针眼”围绕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报得三春晖”这句诗,展开了我的情感。诗写得自然,真情真意,语言也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那车站售票的窗口,是慈母穿线的针眼”这样形象生动的意象,一下子能牵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曾经想做一个画家,给萦绕心怀的故乡,画上柳絮杨花的脉脉温情,却无法用笔来衡量放大、缩小它的美丽,只能在书中寻找故乡的影子,执笔用纯粹的文字一格一格地点下去,随着这个同样美好的时代,一起存续下去。
2019年我参加第八届安徽青年作家研修班,并代表研修班学员在会上发言。学习期间聆听老师与前辈的创作经验与技能,与班上的同学共同探讨也令我思绪更加的开阔,温暖地将我的灵魂丰满,对于文学上的审美有了明显的提升。
处女作是在家乡的《池州日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麦田》的诗歌。这些年来,我写诗,写散文,当然更多的还是写诗歌。现在,这只曾经的“小鸟”已羽翼渐丰,且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至今已公开发表了将近四百篇的诗文。文字除见诸于省市级的报刊杂志,如《河南经济报》、《河南科技报》、《长江文学》、《海口日报》等,《鸭绿江》、《参花》、《天津诗人》、《唐山文学》、《青年文学家》、《速读》、《中国诗歌小镇》、《花溪》等全国性文学刊物更是常有我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被收入《中国诗人生日大典》(爱情诗选)、《作家诗人风采日历》、《我深爱这土地》(中国诗歌学会)等多种权威选集中。2020年在《鸭绿江》发表了我的组诗《向日葵》,随后《中国文艺家》也发表了组诗《丽江情话》。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再次被发表,心情是非常的激动,也就意味着我的努力有些“入门”了,也极大地鼓舞了我创作的勇气。在散发着墨香的杂志、报纸上可以找到自己的一篇散文或一首诗,自己的心事可以变成铅字,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夕阳的魂在秋水中静静地流淌
跑瘦的秋风抖擞着羞涩的果
家乡在用一种特殊的嗓音唤我
领我穿过老态龙钟的房屋
眼前是无垠的金黄麦田
他们披风映日朝我灿烂的微笑
我被这种炽热的金黄打晕
这暴烈的燃烧 如此阔大的阵势
犹似我曾许下读尽人世烟火的誓言
光灿而丰韵的麦田 是被我遗忘了的乡情
我步摊开的阳光 在金秋的麦田中游走
一介缠绵的注视后 我将踏上远方的火车
我可取走的是那一弯镰刀挥去的麦穗
我取不走的是这一抔沉甸甸的黄土——《麦田》
月光如霜,溜进我窗,贴在纸上
当初的笑颜,逝去的岁月,无期的等待
在清辉的落处,捎来无由的神伤
今夜,我在庐州独酌月夜的绝色
把盏三两杯,让心事渡过古道的风沙——《庐州月》
沿着曲曲弯弯的河水行进的时候,心里一直默默地想:诗仙李白怎么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汇成一首首动感靓丽的诗篇,在祖国大地浪漫行走了那么多地方,也不知道是哪一朵浪花闯进了他的心里,将皖南小城的秋浦河写得如此美,能安顿住他那大到不能再大的悲欢,让他回归到了自己。或许,是读了他不少诗篇的缘故,也令我染上与秋浦河心有灵犀的病,染上了它如诗的唯美。也让我在山水这门课堂的影响下,变得内敛而沉稳。——《石台,河水酿诗胜往昔》
山水是诗歌最好的教堂,接受领悟山水就是揣摩人生的意义让来自山水的歌谣往天上走,让现代诗产在人世,跟随着出发者的脚步而活。山水给予我太多的想象,在山水的课堂里,长诗如同在山林长跑,短小如花朵的诗歌如同在山林散步。漫游到一座山一个村寨,在潺缓的流水间歌唱,所有的声音,都通向光明。每一次行走都会激发起我的无限诗意和创作灵感:如《遥远的河》、《丽江情话》、《开封》、《怒江》、《在福泉山写“福泉”》、《凯里的街道》,在行吟的路上,各地的风情典故,激活了我的灵感,这些诗也反映了我一个时期新的哲理。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文的素材,还要紧跟形势,更要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的命运。
创作离不开我们的真情实感,和对生活的审美,正是看完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直播以后,我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诗,在诗集中,名字叫做《祖国颂》,用激情的语句叙述我对祖国大地的挚爱之情,写出我源自内心升起的爱与崇拜。“我常想朝多情的土地抒一句赞诗/但不知怎样去表达这火般的挚爱/她唯美如星的眸/泛着温暖的亮光一路轻软的笑/一路希望的歌酸辛中充盈着坚强/挺过了沧桑的岁月驻守光辉的信念/保持着东方的傲然。”祖国在光荣与梦想激励下,在水与火的冶炼当中,在新的目标,新的征程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昂扬前行,让祖国姹紫嫣红的文学百花园更加妖娆艳丽,充满生机。
“道路来自天边,方严是个出发者”,这是雷平阳老师对于我诗歌写作的认知与定位,也是诗集《云间》的推荐语之一。无论散文或诗歌,我都追求自己的情感与内容,在生活中我更是追求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在写作的时候,将笔尖从徽州延伸至云贵川,使诗歌的底色添上一笔浓浓的地域性色彩。我的很多诗歌都是关于我熟悉的景色与亲人,鹅卵石带着老掉牙的故事进入梦乡,阳光怀抱着细柳在湖心波影里倒映,荷花在水里,稻子在田里,都在我的笔下受着情感的触摸。像《庐州月》、《西街》、《面对一朵海棠花》等,山、水就像用抒情的笔向我所能眺望的天地泼墨。诗集的名字《云间》向着朝霞,向着云朵,向着永恒的山水,在跋涉中寻找美,期待美好照亮自己的未来。我的知觉慢慢的被温暖唤醒,变得敏感心细,固执地写,想通过自己的文学梦想,把控自己的命运。在自然之间,敞开心扉面对的是崭新的春天,心中充盈着爱心与情意,内心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欢喜。
关于我的诗歌,我希望它如坚硬挺立的山峰,冬天时落满白雪,夜晚肩负浩瀚的星辰,笑傲蓝色的天空。总而言之,它美好,纯粹,绝妙,在流逝的光阴中使我心安。诗,让我超越了狭隘世界,拥有了一双洞察万物奥秘的慧眼,回到山和水之间,挖掘出内心深处的渴望,寻找出世间的爱,体会到爱的奇妙滋味,让无尽的爱意留在明快的语调中,让不变的誓言进入我的心灵。于是,提笔、低头,献上我舒畅的笑声与望云的眼神;于是就有了那月的“发光体”和星光的启示,这些拯救了不爱说话的我,纯净地和山水自然呆在一起,倾听自然的声音,参悟构想写诗生活,在诗界里,在奋斗中成长。
2021年是我收获最丰盛的一年,除了创作有新的成果,还受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池州市东至县官港中学、张溪中学、石台县大演乡中学、纵阳县仪山中学、贵池区牛头山中学、第八中学等二十多所学校邀请,展开了我的读书分享会。
在池州学院的分享会上,我讲座的主题为“像诗一样生活”。我说诗歌是最平实、最亲切、最舒服的交流,由内而外的传出人性温情的一面,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表述。在生活中体悟到爱与暖,距离生活最近,就是距离写作的初衷最近,距离自我最近。记住人生中那些不是凭空捏造的,是经过岁月沉淀的凝重的一笔,而不是轻飘地带过,那么诗歌和生活一样真实且更加的浪漫。希望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外,更应该好好地去思考,好好地生活,有温度、有力量地去生存,像诗歌一样的生活,在生活中抒写自己的一方诗界,推展我们自身生命的活力与更进一步对生命的探索、体悟,带着至高的善于发现美的心灵与双眼,看到并写下独有的别人未能发现的美学价值。诗歌不管是表达情感还是表达思想,语言都是表达的工具,可以将他们很好的糅合,将情感、思想寄托于语言,思想深刻,语言兼有美感,并把握住生活中无比精细的、让人怦然心动的细节,心中留有足够多的温暖,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人情味,使情感在优美、清新的语境里有一定的思想,我认为那就是一首好的作品。我们要经过不断地去学习、体悟什么是诗歌,完全了解并灵活运用,才能在各种文学形式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写作的手法和表达的技艺
其实我给学生们做的讲座,就是要教给他们打开幻想魔盒的三把钥匙: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独创性思维;融入真情,确实感人。与他们探讨如何进行深度阅读,就是启发他们的文学人生,使他们对乡土文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以池州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为题材的诗词、赋文等阐述了《云间》的深切情怀,同时也向学生传授了写作技巧;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优秀文化,从小树立远大目标,不断挖掘文学潜能,精心钻研、乐于实践,走出自己的人生辉煌之路。
与学生们及广大文学爱好者进行多多创作交流,是因为我觉得文字、诗歌是我最真实的情绪表达,用一个笔名在真实的世界里向读者,向芸芸众生,吐露一些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用笔尖在纸上划几下,和这个世界谈一谈,长大后谈一谈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通过文字来展示出生命在自然环境和情感环境里的状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写作的人生,让我更加的幸福,可以尽情写作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我的写作冲动来源于我想在文字里雕刻时光与品味生命的感动。文字也在不断地净化我的灵魂,读诗与写诗不仅仅是需要文学趣味的培养,还关乎人生观的树立,关乎人生艺术化的实现。用诗文涵养一颗来源自然的诗心,进而行诗意人生。诗在嘴中慢慢朗诵,在心中慢慢滋养发芽,新的领悟会随新的生活经验而来,在心中活着,不断地生长着。(方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