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区老城治理的新路子(四)
来源:李晓娣 安徽法制报记者 唐欢 实习生 余嘉莉 张天伊 彭安龙 2022-03-14 16:25:44 责编:于迟

编者按: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合肥市庐阳区,囊括逍遥津、明教寺、李鸿章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也有传统商业、高端金融机构聚集,是承载省城历史记忆的核心老城区。在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传承的融合中,庐阳区精心守护合肥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滋润治理,用治理反哺文化,虽焕新颜,“老合肥味”却不曾渐行渐远。这次,我们换个视角,聚焦庐阳区的老城社区治理、新乡村治理、商业环境治理以及作为教育资源集中区的平安校园治理,解读“老合肥”在新治理中的文化密码。

 

老城里平安校园联建蔚然成风

2月28日,11点30分,进入放学时间。合肥市六安路小学阜南路校区门口,没有拥挤着等待孩子的家长,不算宽敞的校门口,护学岗的家长志愿者、城管队员、交警早早通过护学签到平台打卡就位,开始疏导校门口的交通秩序、行人秩序。校园内值班领导、值日教师、专职保安为孩子们整队。校门打开,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为两队,沿着地面黄色指示线,在校门处分流向两侧,前往预先设定的家长接送点。

这是庐阳区“护学岗”工作开始的第四个年头了。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阜南路校区学生有序放学走出校门。

目前,庐阳区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共200所,在校学生达11万余人。老城区的拥挤与教育资源的集中,为平安校园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2018年,《庐阳区中小学、幼儿园“义务护校(园)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下发,这是庐阳区综治办、区教体局、庐阳公安分局联合对校园护学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1年春季开学,庐阳区范围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开展校园护学岗工作。2021年9月秋季开学前,庐阳区范围内52所中小学、138家幼儿园推广使用智慧平安校园护学签到平台系统,实现护学岗勤务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利用移动端功能可以有效地管控校园各护学岗位实际到岗情况,后台管理支持护学班次排班、护学签到、公安勤务短信发送功能等,实现公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护学联动,安全有效地管理校园出入口,为校园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护学岗”由2名校领导、2名校园专职保安、2名护校志愿者和1名辖区派出所、交警、街道城管或司法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形成“2+2+2+1”模式,每天上下学四个时段,依照系统排班,护学人员准时到岗,通过护学平台APP网上定位签到。

▲智慧签到平台。 

六安路小学办公室主任阮奇亮告诉记者,“护学签到平台使用以来,更加便于管理和规划护学人员,为校园安全提供了稳定的技术保障。”截止到2022年1月,庐阳智慧校园护学系统平台已注册各护学岗人员49668人,共实现打卡204179次。

▲护学岗志愿者维持放学秩序。

教育是精细的工作,校园安保更是牵动校园内外的社会热点,庐阳区着眼于问题根本,形成府校联动,发动社会参与面,让校园安全成为人人知晓、人人支持的工作,从护学岗到警校定期会商机制,从校园附近道路整治到“小手牵大手”让家长主动作为……我们能看到,社会参与的力量不断丰盈,政府主导的架构层次逐渐清晰,让教育者安心施教,让受教者舒心研读,窗明几净的校园里书声朗朗,应该是基层治理中最为和谐的风景之一。

(李晓娣 安徽法制报记者 唐欢 实习生 余嘉莉 张天伊 彭安龙)

注:视频资料部分由合肥市庐阳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