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通过直播带货方式已经销售小磨芝麻油5万余元。”3月22日,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李集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操知璇,在谈到自己直播带货成效时说。在“90后村官小操”直播间里,操知璇不仅会为网友现场展示小磨芝麻油的生产过程,还会介绍该产品的历史传承。
寻找产业振兴路锁定芝麻油
2021年6月9日,省检察院宣传干警操知璇作为选派干部,到李集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刚到村,操知璇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产业发展上。
在走访中操知璇发现,基于传统的饮食习惯,芝麻油是皖北群众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之一,相较于南方使用量较大,仅李集村就有20多个芝麻油家庭生产作坊。“传统的农特产业要做优做强,不能只靠农户单打独斗,这样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只有把产业主体凝聚起来,联合发展壮大,才能共同提质增效。”操知璇说,其深感村里的芝麻油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大有文章可做。
然而,操知璇进一步调研发现,大多数生产加工作坊早已习惯了“内销”,产品只卖给当地村民作日常消费品,加之生产设备有限,缺乏扩大量产的内生动力。“不仅销售渠道狭窄,村民的品牌意识也比较淡薄。”操知璇说,20多家油坊都有固定买家,交易建立在当地的熟人关系之上,不注重品牌价值,消费者也没有品牌需求。“这种销售传统带来的‘谁也不服谁、谁也不靠谁’状况,就使得外力很难将他们聚到一起抱团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操知璇尝试着将推动这项产业发展的重心由凝聚多家转为暂时扶持一家,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吸引甚至倒逼更多主体加入。
打造龙头企业聚焦“香亳亳”
确定新方向后,操知璇将目光聚焦在村内一家基础较好的食品加工企业“香亳亳”食品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系列小磨芝麻油,附带生产、销售其他农产品,并拥有“香亳亳”品牌,销售渠道不畅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
驻村前,操知璇在省检察院负责新媒体宣传工作,平时也运营个人新媒体账号,对外宣传推广意识较强。于是,便与该企业负责人商量,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通过当下流行的直播带货方式,帮助其拓展销售渠道,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达成共识后,操知璇又将这一想法与“娘家人”省检察院宣传处负责人沟通,并得到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同时还将此事作为“检察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推进。2021年9月17日,操知璇首次面对直播镜头,带网友近距离感受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等。“尝鲜”带货当天,“90后村官小操”便涨粉1000多人,当日在线成交量和线下联系代购60余单,销售额6000余元。
身为检察干警的操知璇客串“带货书记”,受到普遍好评,其朋友圈更是点赞如潮。省检察院一些党支部还主动对接操知璇,提出通过消费扶贫方式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后,仅省检察院就有21名干警和2个党支部“付现”消费。
践行中央精神确定发展新方向
“相对于其他农产品,芝麻油属于慢销品,仅仅靠线上直播带货,并不能使其销量有大的飞跃。”初尝直播带货胜利果实后,操知璇很快意识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且单一产品也影响直播间的人气。
经反复论证和多方商议,操知璇和村“两委”干部确定了线上直播和线下销售两手抓的思路。一方面,继续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和“香亳亳”品牌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消费帮扶政策,与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工会联系,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香亳亳”食品公司现有的特产经营店,操知璇还搭建起了“第一书记直播间”,新增销售当地的绿豆粉皮等农产品。
今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振兴,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认真学习后,操知璇结合自身驻村工作经验,对所在村特色产业发展又有了新思考。“就小磨芝麻油而言,除继续做好线上线下销售外,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芝麻种植规模,为产品生产提供原材料,让农民在收获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以用工的方式适当增收,真正使企业和农民共同受益。”操知璇说。(吴贻伙 安徽法制报记者 袁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