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时分,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文化活动室里,总会有一群孩子在文化志愿者的教导下,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每年春暖花开时,各村文化广场上总会有一批文化志愿者,在傍晚时分来到村子里现场为大家指导,提高舞蹈水平;春节前夕,总会有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书法家们,走村进户,写春联送春联传温暖......这群“孺子牛”总是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他们精准入微的志愿服务满足大伙不同层次的需求。
开设公益培训班,培育传统文化传承人。每年春季开学后,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综合文化站的公益培训班总会如期开班,来自镇区的30多位小文艺爱好者们,从汉字结构、基本笔画开始,学习传统书法。“通过公益培训班的开设,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一方面普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培育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苗子。”授课完成后,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文联的“孺子牛”王和文老师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公益培训班2020年开班,截至现在已经开设了40多期,培育了少年学员近1600多人次。公益培训班的开设,丰富了辖区内少年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第一期公益培训班结业时,一张张略显稚嫩却有模有样的书法作品让老师们倍感欣慰,“我们通过举办少儿书画大赛和书画进校园巡展,发现孩子们对传统文化还是很有兴趣的,关键要持续引导、培育。”组建公益培训班教师团队的蔡福生老师非常高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办好少儿书画赛事,给孩子们搭建展示平台,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为孩子们全面成长加油鼓劲!”
文艺辅导入家门,提高技艺引领健身新风尚。“胳膊要伸直!”“跳动要踩着节拍!要轻快!”“眼晴要看着手指的方向,转头要迅速!对”……在热闹的音乐声中,指导广场舞的文化志愿者汪明芳嗓子都喊哑了,但她仍然穿梭在队列之间,掰着队员的手臂,轻转队员的头颈,让队员们舞姿更美,动作更合拍,整体更流畅。“只有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会来。现在大家的舞蹈水平好多了,动作、表情基本上都能到位,比赛经验还是欠缺一点,以后多参与就可以了。”汪老师虽然很累,但看到大家的进步还是很高兴。
群众有需求,政府有响应。每年都会有一批文化志愿者里的“孺子牛”,在晚饭后深入各村文化广场上,把文艺辅导送到群众家门口,手把手教导大家跳好广场舞,讲解舞蹈动作的规范、要领并反复示范。连续多年的坚持,已让广场舞成为全镇广大群众健身休闲的主要活动形式,她们把和谐快乐的健身氛围融入新时代、新生活,让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引领更多的群众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全身心享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深入村组写春联,传播党的温暖润民心。每年春节前夕,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文联和文化站就会组织“孺子牛”志愿服务队,带着笔墨和红艳的春联纸,深入到村组,在群众家门口为大家书写春联。
“村里昨天就通知我们,讲镇上的书法家来到我们村为大家写春联,没想到来这么多位老师,我拿到了三幅对联,四个‘福’字,感谢他们!还是这个时代好,共产党好!政府好啊!”领到春联的张大爷非常开心。
“目前,我们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艺辅导、群众健身需求、送福写春联等方面,依托文联及其下属的7个协会,组建了‘孺子牛’志愿服务队,为大家提供了精准的志愿服务。下一步,我们会以民生具体需求为导向,让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建立形成精准、专业的‘细水长流’的工作机制,动员更多更专业的‘孺子牛’,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下功夫,在纠纷化解、扶贫助弱、共建共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用专业、精准的志愿服务让广大群众一有需求或者一遇到难题就能想到我们的‘孺子牛’,从而打响本地品牌,服务更多百姓。”姚李镇党委副书记李振东说出了下一步工作打算。(汤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