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都被提到重要位置,成为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三农”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我省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率有了长足进步,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81%,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果菜茶等作物的机械化率不到40%,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化率只有30%至35%,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只有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制约丘陵山区农机化作业的主要原因:一是丘陵山区耕地条件差,地形复杂、田块细碎,缺乏机耕道路,大中型农机多数难以通行作业。二是种植品种较多,种植模式复杂,规模小且分散,对农机装备需求多样化。三是机具种类多,研发难度大,单品市场规模不大,农机企业研发意愿不强。四是丘陵山区规模经营不大,百姓田地少,经济条件弱,购买农机意愿不强。
要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聚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应用
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能力,着力破解丘陵山区水稻育插秧、油菜全程机械化,以及其它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减损收获、烘干仓储等农机化技术应用瓶颈。深化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大力推进适合丘陵山区的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和良机“六良”配套。
加快特色农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扶持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丘陵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及装备,推广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小型、轻便、多功能农机装备,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将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丘陵山区新型特色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增加特色农机具供给;建设优势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广泛推广新型农机具应用。
改善山区农机化推广的基础条件
一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丘陵山区进行倾斜, 扩大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比例, 农机社会化补贴偏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二是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小田变大田、弯变直、坡改梯,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三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加快茶园、果园宜机化改造,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
强化农机人才的培养
加强丘陵山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技能培养和知识更新以适应新形势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新要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技能培训;遴选和培养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土专家”,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