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既落实疫情管控措施,又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面对这一考题,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们积极探索,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近日,借助信息化设备,瑶海法院成功调解了多起当事人因疫情无法到庭的案件。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可以远程立案吗?”
“当然可以,您可以微信搜索‘安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或者访问‘安徽诉讼服务网’选择网上立案,也可以选择邮寄立案……”
日前,王某某与江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存在劳务合同纠纷,因疫情影响,无法第一时间到法院立案,情急之下,只好电话咨询。瑶海法院了解该情况后,向其详细介绍了多种立案方式。
得知了多样化的立案渠道后,王某某当即选择了邮寄立案的方式,向法院寄来了自己的立案材料。瑶海法院立案庭在核实材料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予以立案。
该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瑶海法院速裁团队法官助理赵君军认为该案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金额不大,具有较大的调解可能性。
在与被告沟通后,赵君军得知其现居住在江苏省,考虑到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赵君军多次与双方联系,了解他们的诉求,确认调解方案。随后,赵君军组织双方建立微信群,让他们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陈述、举证,在此基础上释法明理、定分止争,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至此,王某某与江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劳务纠纷案件历时一个多月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该案的办理既严格落实了疫情防控措施,又满足了群众的司法需求。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与王某某情况相似的案件不在少数。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瑶海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利用微信群聊、“讯飞互联网庭审系统”客户端和“讯飞云庭审”小程序等信息化平台办案。
“你好,近期远程开庭的排期还有空档吗?我们庭室想要预约后天的远程开庭,麻烦帮我安排一下……”在瑶海法院信息科,远程开庭一直是个热闹的话题,日均6次以上,月均200余次的开庭频率让远程开庭工作稳站信息科工作内容的“C”位。
在远程开庭模式下,当事人和法官登录“讯飞互联网庭审系统”客户端或“讯飞云庭审”小程序即可足不出户参加庭审,为身处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当事人送去“沉浸式”司法服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作为基层法院,瑶海法院一直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和获得感。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瑶海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精准服务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化解因疫情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以优质服务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陈红 赵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