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64年、65年,在寿县张祠村,来自淮南市司法局的3位“60后”驻村工作队员化身驻村最强“男团”,毅然用责任担当筑起张祠村抵御疫情的安全屏障。
社区吹哨 马不停蹄赴“疫”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28日接到上级通知后,驻村工作队成员深知此次疫情来势凶猛,赶赴张祠村参加防疫工作,要做好长期在村的战斗准备。工作队三位“六零后”成员不畏困难、不惧挑战、连夜准备好充足的药品及生活用品,于3月29日清晨告别家人,在工作队队长蔡杰同志的带领下逆向而行,用实际行动守护张祠村6200名父老乡亲的身体安康。
主动融入 摆兵布阵筑安全
到保义镇后,工作队成员不等卸下匆匆的行囊,直达张祠村部,立即参加张祠村疫情防控工作扩大会议,严格落实各级防控要求,细化各项防疫措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张祠村有46 个村民组,6200余人口,是保义镇第一大村,面积广路口多,疫情防控难度为全镇之首,根据张祠村的特点,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决定设立10个村干部责任区,两个核酸采样点,封堵所有进出村次路口,只设置一个主路口作为进出卡点。队长蔡杰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头坚守岗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村干部、驻村队员、志愿者协同作战,共同铸就张祠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纪不容情 严把死守绝后患
按照张祠村疫情防控扩大会议安排,卡点值班实行24小时三班制,工作队成员跟班值守,严格执行淮南市《关于全面强化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严防死守防疫卡点一线,对外来人员合理劝返。对于防范区的村民,实行一户一证、每人每两天出村一次的管控制度。
刚开始有少数村民对管控措施不理解、不习惯,颇有微词,极个别人存有不满情绪,甚至指手画脚,说出“小题大做”、“拿鸡毛当令箭”等负面语言。还有少数村民存有“熟人”想法,试图拉关系,要求值班值守人员行方便,但值班驻村队员高度负责,把不符合管控规定的来访者一一挡在卡点之外。对有情绪的个别村民,工作队耐心劝导,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工作队严谨的执纪能力,踏实的工作作风,使村民从不满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从支持到自觉遵守,张祠村卡点管理工作井然有序,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和保义镇领导的肯定。
组织保障 信念坚定迎曙光
市司法局领导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特殊时期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4月8日,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杨文代表局党组赴张祠村,送来3000多元的防疫物资,亲切慰问抗疫前线的工作队员及村两委干部。在卡点现场,杨文仔细询问了工作队值班值守情况,并指出,你们“疫”路走来,冲锋一线、不计得失,以“初心”的名义,用坚守的力量,守护着张祠村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坚持到胜利的最后一天。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蔡杰表示,工作队和村两委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将继续团结带领党员志愿者,认真扎实做好防疫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政策要求,积极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凝聚起张祠村疫情防控强大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群众携手共迎疫情防控全面胜利的第一缕曙光。
(李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