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盛大友、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戴声满介绍我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盛大友介绍,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促进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2021年至今年3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72件1678人,其中受理审查逮捕517人,受理审查起诉1161人;共批准逮捕341人,提起公诉532人。监督纠正漏捕7人,纠正漏诉15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38件43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10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公益诉讼领域问题线索40条,立案34件,履行诉前程序34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14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记者了解到,省检察院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把分散在“四大检察”中的检察职能归整在一起,统一履行保护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组织协调。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和检察工作实际的综合履职模式,形成了知识产权全方位立体化保护格局。
戴声满介绍,去年以来,我省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做强主业,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动发现、合成攻坚、大案侦办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1年至今年3月,省公安厅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多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共立案69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5人,涉案价值9.8亿元,打击质效明显提升。
针对当前侵权假冒犯罪职业化、隐蔽化、跨区域等特点,公安机关积极应对新挑战,按照“打源头、摧网络、端窝点、断链条、追流向”工作要求,坚持打大打深,集群作战,立足省内,打击全国,积极向外省提供线索,彻底摧毁整个犯罪链条和生产窝点。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成立情报专班,支撑全省大要案件侦办工作。2021年以来,省公安厅和各市公安局先后组织警力开展跨省办案26次,实施精准打击和全链条打击。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公安部督办的知识产权案件9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7起,向外省提供犯罪线索133条。(安徽法制报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