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乡村治理的关键。近年来,桐城市委政法委直面乡村散居化、空心化、老龄化的现实困境,下好先手棋,率先推动“雪亮+平安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的全覆盖、多功能、广参与。
构建“防护网”。桐城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部署,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雪亮+平安乡村”建设的意见》,统一思想、强化认识、调动力量。桐城市委政法委成立考察组,外出宁国学习、座谈。本地在新渡镇土桥村、金圩村试点示范,总结成功经验。通过落实市财政补贴、村镇自筹各50%的资金保障,逐步增点、扩面、成网,实现对全市226个村(社区)6000余村民组的全覆盖。
设置“预警器”。电信公司建立“雪亮+平安乡村”视频监控云平台,实现终端与平台、平台与存储、存储与应用间的兼容、协调,将“雪亮”视频资源统一整合到云平台,做到统一调看、统一存储、统一分析应用,实现城区有“天网”,农村有“雪亮”,农户有“慧眼”的治安防控格局。同时,将云平台视频数据库纳入治安防控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实现对“人车物”、“溺水预警”、“遮挡镜头”等全天候动态感知掌握,并开启“双向喊话”、“一键报警”功能。
打造“千里眼”。目前,桐城以户为单位,共接入高清摄像头一万余个,群众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拓展实现了对案件侦破、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环保治理、防汛抗灾、纠纷调处的远程监看和实时掌握,“天翼大喇叭”可自动通知巡查人员到场处置。
“雪亮工程”不仅帮助了群众,而且防范了风险。2021年上半年全市110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0.1%,119火灾警情同比下降37.26%。工程被列为2021年安庆市政法系统十大品牌之一,在安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予以推广。该项目还在安徽省电信公司第二届人才与创新智慧家庭分论坛上荣获一等奖。(彭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