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一定要摒弃以前的旧习俗,共做文明新村民。”近日,桐城市新渡镇政协召集人赵亮在新渡镇云水村村民说事会上号召。当天,共有300户村民签订了移风易俗践行承诺书,移风易俗新风尚的理念得到有效传播。新渡镇政协召集人赵亮在调研时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现象在基层愈演愈烈,民众反响比较强烈。为了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新渡镇委员工作室将“移风易俗树新风”作为四月份的“微协商”课题,召集政协委员和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协商,查政策、提思路、找办法。随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委员进组入户,就群众关心的丧葬安置、农村养老等问题进行政策宣传,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我的问题能够这么快得到解决,要感谢‘六尺巷界别活动室’这个平台,也感谢各位委员的帮助。”4月15日,文昌街道“六尺巷界别活动室”中的张某与王某握手言和。3月初,“六尺巷界别活动室”负责人唐玉姣在接访时收到交通村张某的诉求:反映自家的老房子,在本人不知情下,被邻居王某私自拆除并占用,张某多次上门与王某理论,但一直没有结果。在认真倾听张某的诉求后,唐玉姣第一时间组织政协委员到村入户调查了解,在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后召集相关部门及当事人在“六尺巷界别活动室”当面协商,充分运用“六尺巷工作法”,通过“听、辨、劝、借、让、和”六个步骤最终化解矛盾纠纷,使双方当事人解开心结,达成和解。
今年来,桐城市政协坚持以“一改两为”为切入点,不断强化“两室建设”和“两商衔接”工作,创新开展“微协商”。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参加“微协商”活动,通过听民意、察民情、办实事,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问题32件,参与委员达到100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政协委员工作室和界别活动室平台作用,紧扣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精准选择议题、精细开展调研、精心组织协商,积极探索‘微协商’新模式,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堵心事’,为‘两商衔接’增添亮丽底色。”桐城市政协主席潘利民在“两室建设”和“两商衔接”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