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法院借力金融一体化平台高效审理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 2022-05-13 16:13:26 责编:于迟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全省法院“五项重点工作”部署,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根据金融纠纷批量化、类型化的特点,进一步推行、完善“金融一体化(要素式审判)平台 ”,为辖区金融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双向对接 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

金融一体化(要素式审判)平台主要是运用要素式在线自动抓取功能,实现金融案件立案,送达,庭审,判决全程线上、批量、智能、快捷办理,更高效、便捷、低成本。

一方面,平台具备与金融机构内网数据对接的功能,可以对借款人身份情况、欠款情况等要素进行抓取,自动生成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通过网络传输至法院立案庭完成批量案件立案工作。

另一方面,平台以模块形式植入审判管理系统,金融类批量案件一经立案,书记员即可进行排期,随即案件即流转至“综合送达中心”进行送达,对于有约定电子送达的案件,甚至当日即可完成送达。

 图片

图片

此外,平台还具备批量申请立案、批量转立案、批量排期、批量申请电子签章等功能,并可以在批量操作的基础上,单独勾选个案进行个性化编辑,实现了“共性案件批量处理,个性案件单独处理”工作模式。

“传统的纸质化审理方式下,我们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前端准备诉状、申请立案等环节,面对日益增多的案件,蜀山法院创新使用金融一体化(要素式审判)平台,实现了案件全流程线上办理,真是减轻了我们很多麻烦!”某金融机构代理人孙律师说道。

图片

批量操作 推动类案速审速结

为了更充分的利用平台优势,金融案件一般采取要素式审判方式合并进行开庭审理,蜀山法院整合了诉讼过程中常用的文书模板嵌入平台,平台通过要素式功能抓取案号、当事人、适用程序、开庭时间地点、诉讼费等信息,实现程序性文书的自动生成。

图片

庭审前,书记员集中完成核实当事人身份信息、诉请、证据材料、告知庭审权利义务等程序性事务。庭审时,法官就平台生成的《要素表》未能载明的事项进行补充询问,对于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可以当庭宣判。庭审结束后,系统通过对诉状中当事人身份信息、事实与理由、证据、庭审笔录等要素的提取,实现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的自动生成,随后再通过电子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金融一体化(要素式审判)平台的使用减少了大量纸质化诉讼文件和繁杂的人工编辑工作,使类案审理实现速审速结。1-4月份,蜀山法院金融审判团队通过该平台受理金融借款及信用卡纠纷案件共1487件,结案1418件,结案率95.36%,平均每件案件审理周期仅为19.78天,受到辖区各金融机构的一致称赞。

创新机制 拓展平台解纷新功能

今年,蜀山法院积极将“金融一体化(要素式审判)平台”向诉源治理前端拓展,开通了金融诉前调解案件线上立案功能,并对接法院联合辖区金融机构建立的金融纠纷调解室,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努力使金融纠纷化解在诉前调解的更前端,减少诉讼增量,确保源头治理出实效。截至4月底,金融纠纷调解室已累计受理诉前调案件2294件。

鉴于该平台的便民高效,蜀山法院在原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信用卡纠纷的基础上,开始积极推进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物业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新案由的要素式审理。目前,新案由要素表模板、判决书模板已经提交系统配置,即将上线使用。

不仅如此,在合肥出现疫情传播风险,部分法官、当事人被封控在家无法正常参加诉讼的情况下,蜀山法院金融审判团队还通过平台积极开展远程线上开庭、居家线上办公办案,依然高效完成金融案件的审理工作,做到审判工作“不停摆”,防疫办案两不误。

未来,蜀山法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平台运用,进一步完善要素式审判模块,为金融案件速审速结规范化、有序化、高效化、信息化、自动化提供更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司法效能,为辖区经济发展环境提供稳定的司法保障。(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