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瑶海:小“网格”筑牢疫情防控大屏障
来源:长安瑶海 2022-05-27 16:26:46 责编:于迟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工作部署,连日来,合肥市瑶海区第一时间动员全区网格员迅速行动起来,夯实网格责任,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做到宣传到户到人、排查到户到人、监测到户到人、报告到户到人,共同织密人民群众健康“防护网”。该区充分发挥“网格”优势,从网格排查到防疫宣传,从志愿服务到矛盾调处,从卡点值守到联防联控,瑶海区委政法委督促全区网格员(长)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把居民小区作为网格化管理的最小责任单元,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同时带头守好自身及家庭安全防线。

信息化提升防疫精细度

瑶海区长淮街道网格中心依托“综合治理视频服务平台”查看实时监控,了解各小区进出口扫码情况,并将问题及时梳理,制成各社区住宅小区云端可视巡查表,将存在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社区、相关部门,更好地监督各小区物业压实自身责任,确保一人一扫、二码联查、不漏一人。其中临泉路社区还开拓创新工作方法,设计小程序二维码,在开展核酸检测的过程中,网格员在结束卡口邀请小区居民扫码登记家庭信息,并提醒群众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此举既提升了疫情防控精细化水平,又增强了网格化服管理工作的效能。

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区网格员(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深入“三小”场所、“三无”小区出租屋等人员密集场所,逐网格进行地毯式排查,动态掌握返(来)肥等重点人员家庭信息、就诊情况、活动轨迹,做好信息排查登记上报工作。结合前期网格化录入信息,进一步统筹“人、财、物、事、情、组织”等全要素入网格,完善各类基础信息库,当好疫情防控的信息员、联络员、卫生员、宣传员、监督员,坚决做到“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夯实网格化管理基础。

全摸排加固防疫大数据

七里站街道31个网格的网格员自3月份起更新网格人房信息,对常住人员基础信息、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地毯式全面摸排更新,掌握网格中所有住户的真实情况及行程动态,按照一户一档建立台账,确保不漏一人一户,不留一个“盲区”。特别对80岁以上老人、空巢孤寡、残疾人、怀孕人群等关怀对象给予重点登记和关注;并结合疫情防控大数据信息,开展数据比对,针对外来人员或返肥居民进行电话流调,了解其行程,并根据当下疫情分布图和防控程度,及时上报信息并开展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等系列工作。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数据来得也更加密集,没有规律,经常是半夜三更,网格员还会接到需要核实信息的电话。相比于网上流传的“996”工作时间,七里站街道学苑社区第二网格长张红英的工作时间已经趋于“007”(从凌晨0点到次日凌晨0点,一周无休),长期接打电话,导致嗓子轻微发炎。在她的办公桌上,除了常规办公用品,最显眼的就是菊花、胖大海、咽喉片和糖浆了。

全区网格员(长)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实践,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双报到”,统筹网格内各类志愿服务力量,发挥网格内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积极动员社区网格内的志愿者服务队、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等主动投身宣传教育、困难帮扶、卫生清扫、安全巡逻等服务工作,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做居民群众最可信、最可靠的贴心人。

网格员化身防疫贴心人

近日,每天早上8点,瑶海区三里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几个“红袖章”志愿者已经忙碌了起来,喷洒消毒剂、播放扩音器、张贴宣传广告、劝导行人戴口罩……“红袖章”们来自街居,全部由群众党员自发组织,他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排查登记、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宣传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共同抗击疫情,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上下合力、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疫情防控工作重点除了宣传全覆盖,针对重点人群,三里街街道的工作人员会将他们的每日所需送上门,将社区关怀送上门。

“今天你的蔬菜我放在门口了,如果有其他需要购买的请跟我联系,一会儿记得量体温……”天长路社区网格长陈艳玲这几天和网格员一起做起了“快递员”。

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居家隔离的卢某某,50岁。他的爱人卜某某近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已送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家里就留下了卢某某一个人进行居家隔离。得知情况后,陈艳玲便和社区志愿者一起给卢某某购置了蔬菜、生活用品、体温计、口罩等,同时为患者购买衣服、洗发水等生活用品,送往定点医院。陈艳玲每天都会给卢某某打几个电话,询问他的体温情况和身体状况,询问他是否需要购买食品,是否需要倾倒垃圾等,同时也会和他交流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每天还会和患者卜某某通电话,告诉她在医院安心接受治疗,社区会照顾好她的家人。

风雨同舟者兴,上下同心者胜。合肥市瑶海区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共治共建、共同防控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共筑美好家园,让“网格微力量”汇聚成“抗疫大能量”(长安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