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瑶海区长淮街道:激活基层有益元素 提升共建共治能效
来源:张长春 2022-05-27 16:27:18 责编:于迟

2019年以来,合肥市瑶海区长淮街道长淮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有效探索网格化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连续年实现全国两会期间零进京目标,赴省到市大幅下降,被市、区授予信访维稳先进集体称号。主要做法如下:

一、做强基层组织,构建网格管理体系。依托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站),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开展“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打造350平米的街道网格指挥中心,推进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进驻,实现平安建设、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以及网格化服务管理等一体化运行。以党组织为核心,推进组织网格和治理网格“双网”相融,实现党群联心、社会联动、服务联通和民情联网的“一核三化四联”治理体系。

二、做全网格要素,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将全街划分为51个网格,实行“1+4+X”的管理服务模式,即1名网格长和片区警员、城管物业队员、市场监督员、网格指导员4员及若干个信息员。针对基层管理条块分割、部门管理资源分散等问题,打破条线壁垒,将辖区内人、地、事、物等各类资源全部纳入网格,并录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网清”。截至2022年5月,平台实际有效全要素数据21万条。其中人口数据11.4万余条,标准地址4.1万余条,上报事件近2.4万条,城市部件7千余条,组织体系43条。

三、做细运行流转,优化调度统筹功能。发挥街道综治中心统揽协调抓总作用,建立“闭环事件处理、实时+追溯工作考核、法治矛盾调解”三大机制,按照“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分流转办、分类办理、跟踪督办、归档总结”工作流程,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推动各类诉求“一站式”兜底受理、“一窗口”分流交办、“一条龙”跟踪督办、“一标准”评价反馈。截至2022年5月,平台办件23626件、网格员巡检54892次、上门走访76660人次,调处矛盾纠纷各类案事件17件,三级综治中心成为快捷反映民意的“直达车”、提供综合服务的“便民台”、深化平安建设的“动车站”。

四、做活多元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搭建协商体系,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协商平台。在瑶海区首创网格共治委员会,整合网格员、小区业委会、物业、业主、楼栋长、驻网格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网格化治理工作,把服务对象变为服务力量。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机制,利用“两代表一委员”的资源优势帮助解决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大力开展“三员一律”进网格活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会诊”。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按照熟悉法律法规、业务专业精通、善做群众工作、群众威望较高“四个标准”,选聘专兼职调解员3名、心理咨询师1名,组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6个124人,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和隐患排查、交通疏导等平安志愿服务活动,力求矛盾发现在一线、化解在基层。

五、做实责任担当,提高中心实战能效。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街道职能部门和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责任,落实重大矛盾纠纷督办和重点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交待。涉及跨行业、跨部门、跨辖区的矛盾纠纷,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组成工作专班进行调处化解。强化街所联动,建立反电诈压降考核机制,细化红黄牌挂牌办法,坚持“一日一通报、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调度”,全力压降电诈警情。建立平安指数考评机制,按照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的办法,将平安指数作为平安状态的“晴雨表”、社会风险研判的“预警器”、基层社会治理“指挥棒”,确保各社区各部门责任履行到位。大力开展“三亮(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比(比业务、比作风、比成效)三评(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活动,在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文明实践示范岗”,努力做到“受理诉求零差错、办理程序零障碍、调处化解零投诉、服务群众零距离”。(张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