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两部条例将于6月1日实施
来源:安徽法制报记者 王原 2022-05-27 20:13:40 责编:齐晓迪

525日,记者从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将于61日起,正式施行全国首部《黄梅戏保护传承条例》及《安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同时制定了《安庆市禁养犬名录》,两部条例的实施标志着该市在黄梅戏传承,市民饲养犬类规范管理迈入法治化的轨道。

《黄梅戏保护传承条例》的施行,对于提升安庆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扩大安庆作为“黄梅戏之乡”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梅戏是安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该《条例》规定了黄梅戏的保护传承对象,界定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在黄梅戏保护传承中的职责,并加强黄梅戏资源的普查和保护,就黄梅戏保护传承基础设施建设、黄梅戏人才保护和培养、黄梅戏剧目创作以及黄梅戏的普及和宣传等进行规范。

《安庆市养犬管理条例》明确公安机关主管养犬管理工作,根据《条例》规定,该市还制定了《安庆市禁养犬名录》。为打好法治“组合拳”,《条例》还注重发挥基层组织在养犬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明确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义务。该条例共二十六条,主要规范了养犬管理体制、犬只免疫和登记、行为规范、经营管理、法律责任等。规定,安庆市城区龙城路、合安高速、外环北路、破罡湖南岸、安广江堤、沿江东路、沿江西路、石门湖东岸、外环西路和206国道形成的合围区域为限制养犬地区。在限养区内每户限养一只,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针对犬只污染环境、犬吠扰民、犬只伤人、犬外出不系犬绳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条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黄梅戏是安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条例制定中,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地方特色;二是体现开放包容。《条例》结合安庆实际,以解决黄梅戏保护传承发展中面临的人才断层流失、创作生产乏力、演出场地缺乏等现实困难和问题为抓手,推动黄梅戏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犬是人类的好朋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养犬日趋广泛,但同时因不规范养犬行为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养犬管理条例》从群众关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入手,以厘清部门职责、明确责任义务、规范养犬行为为主线,对养犬管理各方面内容逐一作出详细规定,对市民的呼声逐一作出积极回应,生动践行了立法为民的宗旨。”安庆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志翔在发布会上表示。(安徽法制报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