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年的权益拥有周到的呵护,让尚未成熟的心灵得到法治的关爱。我们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员额法官刘华在工作心得中写下这样的话。这是不久前,在电话里收到当事人胡某的感谢,刘华有感而发。
2021年4月6日,蜀山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正式挂牌,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实行专门分案、专人办理,并根据案件情况开展心理辅导、法治宣传教育、回访帮教等工作,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身心健康。截至目前,少年法庭已审理未成年人案件1000余件。
审判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
“在很多涉及未成年人权利的案件中,我们始终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司法是守护他们的底线,我们需要用最大的力量去完成这份守护。”少年法庭审判团队的成员们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3月30日上午,少年法庭法官在对一起离婚案件宣判后,为更好保障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向这对离异夫妻发出了《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要求他们签署《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责令双方切实履行起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和家庭教育责任。
这也是自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蜀山法院发出的首份《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和《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
▲当事人签署《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
同时,为帮助更多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蜀山法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主题录制了视频微课赠送给辖区的中小学校,以法论事,向家长们讲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依法带娃,依法承担实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有效监护、教育、尊重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多元调处让纠纷化解多些柔软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孩子虽是主角却又没有主导权,最容易受到伤害,针对这一问题,蜀山法院积极完善涉未成年人案件诉前调解机制,邀请调解员对涉及到未成年人父母离婚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并在调解过程中,归纳矛盾焦点、家庭成员信息等形成反馈信息表并附卷。
如果调解不成,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承办案件后,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案件详情,将这类婚姻家庭纠纷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月7日,在蜀山法院的少年法庭内,吴女士就在法官的沟通协调下,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三年前,吴女士与前夫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婚生子由前夫抚养。今年,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就读,为了让孩子可以在吴女士名下房产所属的学区就读,吴女士向法院请求变更抚养权。
收到这起案件后,为了不影响孩子正常上学,确保在学校报名之前变更抚养关系,承办法官在诉前调解阶段就开始介入协调,仅半个月就成功办结此案,为孩子解决了入学难题。拿到调解书后,吴女士一再感谢法官的高效调解。
其实,在少年法庭还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每审结一起未成年人案件,尤其涉及家庭环境特殊的孩子,承办法官都会与当事人保持联系,定期回访家庭,了解孩子在案件审理后的思想变化、生活变化,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关爱持续“照”进这些孩子的生活,帮助他们学会积极健康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让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蔚然成风
“同学们,如果在学校受到欺凌应该怎么办啊?”“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吗?”5月27日,蜀山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刘华受聘担任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法治副校长,还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法治课。
▲法官走进小学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
刘华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再结合日常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校园安全案例,告诉同学们如何机智应对危险,保护自身安全,号召同学们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律己。
▲少年法庭法官被聘为法治副校长
课程结束后,法院干警还给同学们送去《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手册和宣传书签,让大家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拿到这些手册和书签,孩子们爱不释手。
青少年处在形成是非观念、建立守法意识的关键年龄段,法治教育不可或缺。自少年法庭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不断探索、创新校园普法形式,先后通过法治教育进校园、公众开放日、法治副校长等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多样化多渠道进行社会面宣传。
▲蜀山法院邀请奥体小学的师生们来到法院近距离了解法院工作
通过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最新的法律知识,还沉浸式体验了法院的审判法庭,穿着法袍走上审判台当了一回“小法官”,激发了学生们对法律的憧憬,对法院和法官工作也有了更直观地认识。
▲西园新村小学学生走进蜀山法院学当“小法官”
少年知法,则国家尚法。近年来,蜀山法院坚持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同时结合法院工作特点,延伸审判职能,不断拓展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新渠道,创新校园普法新形式,不断提高法治教育水平和实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法治力量。(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