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阳县西泉镇结合当前秸秆禁烧工作实际,把党课开到田间地头,创新形式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午季禁烧第一线。
自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拉开序幕以来,西泉镇全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成立巡防小组,12个行政村共设置27个禁烧棚点,配备了27面党旗,做到不留死角,最大程度看守收种地区。各村均在禁烧棚点设置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干部佩戴党徽、红袖章和群众一起走在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收粮打捆,全天24小时轮流在棚点值守,争做先锋兵、争当巡逻员,筑牢安全墙。
“以前秸秆禁烧是我们村干部巡查,发现火情还要抱着灭火器冲上去,耗时耗力,每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中暑现象,近些年党的政策好了,镇里给我们配备了打捆机、禁烧巡逻车,而且许多老百姓也都知道了焚烧秸秆的危害,还会主动帮我们宣传,现在禁烧工作是越干越有劲。”宫集村乡村振兴专干周永路说道。
在禁烧棚里,村书记给大家讲述了共产党员夏明翰的先进事迹,将党课学堂搬到田间地头,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争做秸秆禁烧工作的宣传者、发动者、参与者、示范者,增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秸秆禁烧工作力量。一个个禁烧看守点成了临时的教室,在保证不耽误禁烧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别具风格的授课方式,把党的声音传遍田间地头,少了照本宣科的说教,更多的是真诚的交流,内容贴近实际,讲授易于理解,现场讨论交流气氛活跃。
“书记,我们村里南边那一片的路灯有的都不亮了,晚上散步都不方便了,你们啥时候去看看给我们修一下啊?”“党支部还要在产业发展上多思考、多探索,把我们村的黄桃产业做大,争取让更多的人尝到我们的黄桃……”在田间地头,党员们纷纷就党支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党支部也充分发扬民主,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积极列出问题清单8个,明确整改措施12条,作出整改承诺3个,为下一步工作蓄能添力。截至目前,西泉镇已有12个支部和180余名党员在田间地头和工作一线参与了特色组织生活。
下一步,西泉镇将动员广大基层党组织,围绕疫情防控、综治信访和文明创建等重难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六亮”行动,让组织生活“活”起来,以平民视角和语言传递党的声音,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禁烧期间田间地头一道独特的风景。(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