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砀山县玄庙镇建立健全“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镇村干部为民办实事的深度与广度,全力把群众信访工作打造成“群众信任工作”。
建立工作机制,筑牢党建引领信访“主阵地”。镇党委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把“党建+信访”工作纳入党委中心工作专题调度,形成“党委书记抓全镇、联系村领导抓全村、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建立滚动更新机制,对各级信箱、热线和反馈情况建立台账,进行清单式交办、闭环式管理。同时,每天均安排1名班子成员在镇坐班接访,协调处理信访事项。
针对重点难点信访问题,镇主要负责人坚持第一时间下访约访,耐心细致地了解群众所反映的具体诉求,认真听取群众想法,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实打实地解决问题。
划分责任网格,画好矛盾纠纷调解“同心圆”。该镇以村为单位,成立18个村级调委会,均开设接待窗口和矛盾纠纷调解室,科学配备18名村级调委会主任,36名调解员,305名村级网格员,全过程参与本村矛盾纠纷的调解,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及时研究解决。
以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聚力点”,保证随时有人接待群众来访,确保矛盾纠纷还在萌芽状态便得到化解,让村民调解委员会成为距离群众最近的“仲裁庭”。
截至目前,已走访群众5000余户,走访过程中主动询问群众意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对有效意见进行了梳理改进,力争问题不出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强化源头治理,搭建党群共同协商“连心桥”。该镇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的密度和广度,统筹各类资源,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事件。充分发挥“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工作岗有效触角作用,从田间地头到群众庭院,及时解决矛盾纠纷,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的身影,发挥好矛盾“减震器”的作用。
广泛开展庭院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通过庭院会、面对面谈心等形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同时,他们也将政策及工作开展情况传达到每一户,让村民们参与其中,实现“党建+信访”工作持续向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真正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