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荷锄归科技助农实践团来到砀山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痛点问题,结合专业所学,以科技为主题,探索新时代科技助农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彰显北科学子责任担当。
7月30日,团队成员来到砀山县后岳庄村的果园,了解当地果业发展现状。该地是砀山县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土质和气候适宜,当地水果个大品优、糖分积累高,也为当地发展水果种植产业提供了基础。
虽然此处农业自然区位优势明显,但在劳作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与果农的交流过程中,团队了解到该县仍以传统手工方式种植采摘,农业机械化尚未普及。团队成员现场观察测量果实直径,记录生长条件,并咨询一线果农应用的可行性与困难之处,及时记录并在后期进行不断改进,成员们深知水果采摘机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荷锄归小队科技助农仍在路上。
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的水果种植较为传统,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以果商收购方式出售,利润空间小,果农缺少定价权。团队拟从设计苹果采摘机以及农具字典小程序的切入点科技助农。通过考察现有的苹果采摘机,再结合砀山县当地果园情况,自主设计一款便携式苹果采摘机,进行图纸绘制和建模,并进行专利申报,争取产品落地。
7月31日,团队成员将重点放在基层村官的“三农”工作进展上。后岳庄村村支书丁志领向成员们详细讲述了该村的经济现状、田亩数量、果树构成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团队成员借此向丁书记介绍了小队的另一科技想法——农业字典小程序。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小程序以其便捷性、多样性备受欢迎。农业字典小程序将涵盖各种新型科技农具的使用与应用途径,包含农业种植中常见虫害病的诱因与应对方法,让农民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程序,更好地提高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收入水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丁书记对农业字典小程序表示高度认可,对成员们科技助农的热情表示了高度赞扬,并激励成员们继续保持科技助农的热情,以自身所学,更好地为新时代乡村建设贡献属于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力。
几天的实践之旅虽告一段落,但荷锄归小队的助农之行还未到达终点,科技助农将永远在路上。成员们表示,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相聚亦或分离,一定会继续探索,奋进新征程,继续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孙嘉艺 韩宇 刘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