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提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效,桐城市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诉调对接中心进驻矛调中心,推行“特邀调解+速裁”工作新模式,将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衔接起来,建立起从前端调解到末端审判的闭环式、全链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推动民商事审判工作提速增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更高效率的公平正义,矛调中心运行以来,成效明显,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聚焦服务标准化。速裁团队围绕“三速三当”服务标准,实现案件“快速流转、快速调解、快速审判,当天立案、当庭宣判、当天结案”,始终坚持“能调则调、调判结合”原则。该服务标准实施以来,100%的速裁案件能够当天流转,30日内定分止争,大力实施速裁“3720”工程,力求速裁案件立案后3日内送达、7日内首调、20日内调结或开庭。
聚焦流程规范化。出台了《民事案件速裁团队运行规则(试行)》,《诉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从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审判流程等方面进行规定,明确案件繁简分流标准,创新“智能分流+人工识别”分案模式,科学精准高效,让简单案件驶入“快车道”。2022年上半年,桐城法院民商事案件简单案件分流比例达73.18%,实行简案快审。其余近30%的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实行繁案精审。
聚焦审判智慧化。积极运用安徽移动微法院、“云庭审系统”、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送达平台等线上平台,打破地域局限,实现案件信息共享、送达、开庭、调解等工作网上运行。民有所呼,必有所应,疫情期间,速裁团队巧用“微调解”,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融合到调解中,采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释法明理,达到案结事了人和。2022年1-6月,速裁团队实现“云开庭”19件,远程调解案件43件,电子送达率达100%。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队伍专业化。2022年3月,桐城法院在矛调中心增设诉调对接中心,组建速裁团队,按照“1+1+1+1”(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1名特邀调解员)模式配置速裁团队,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了集来访接待、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立案登记、诉前调解、司法审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矛盾解纷平台,实现“一扇门”进出,事情全办清,构建“一站式”解纷诉调对接中心。今年上半年,诉调对接中心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638件,审结586件,结案率达91.85%,调撤率达78.39%,法官人均结案196件。平均结案周期24.19天,较同期全院案件平均审结周期缩短约40%。(谢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