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郎溪新闻
郎溪: 聚焦“四力”赋能“组织振兴”
来源:宗禾 2022-08-30 12:02:30 责编:李伟 喻寒松 夏朝阳

今年以来,郎溪县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聚焦内力、动力、活力、实力“四力”建设,全面推动“组织振兴”提质增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升级“红色引擎”,为组织振兴增内力。该县建立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系包保走访机制,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收集乡村振兴意见建议300余条。聚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薄弱等7种情形,倒排确定5个村党组织纳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对象,由县级领导直接联系包保,“一村一策”开展整顿。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树三抓三提”行动和“组织争先进、党员争先锋”行动,组织4580余名镇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实际,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作表率、争先锋。积极推广“公益银行”“设岗定责”等做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

结合“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表彰,开辟专栏对10名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一线党员进行集中展播。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行动选点村建设,召开选点村建设会商会,谋划储备项目44个。坚持基层党建品牌化,指导镇(街道)选取12个“党建强、产业强”的村作为2022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县级示范点进行培育。

建强“三支队伍”,为组织振兴增动力。结合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和建平镇行政区划调整,该县进一步调整充实各镇(街道)领导班子。制定年度干训计划,将近两年新进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纳入调学范围。选派2名新进乡镇领导班子成员、8名乡镇年轻干部赴周边地区跟班学习,抽调6名乡镇纪委书记参与乡村振兴领域巡察,多举措提升镇(街道)干部能力。

对96名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一人一档”备案管理。围绕党组织书记适岗性综合分析研判,开展换届情况“回头看”,提前谋划研判方案,明确研判重点。举办11期培训班,对换届后的村(社区)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增强抓乡村振兴的本领。

完成选派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开展4轮在岗情况督查。召开选派工作领导组扩大会议暨全县选派干部工作例会,部署安排重点工作。针对人员岗位变动,及时调整2名工作队成员。开展选派干部“双百创评”“为民办事”等六项行动,启动第一片区选派村第一书记“比武打擂”,指导驻村工作队制定为民办事清单30份。召开在村选调生座谈会,发挥在村选调生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

激活“善治功能”,为组织振兴增活力。该县深入实施“党建+‘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年活动”,启动村(社区)党组织设置优化调整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打造“三治融合”平台。钟桥街道金牛村成立“相约星期六”乡贤调解室,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农民夜校、法宣画廊、法律图书室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构建“群众点单+党员跑腿”的代办机制,组建“村(社区)‘两委’成员+村民组(小区)党员”的代办队伍,把代办服务链条延伸至群众“家中”,制定代办服务清单35项,为困难群众代办事项1000余件。

完善网格化管理,广泛开展党建引领“多网合一”调研,及时制发相关文件。构建“党建+信访”模式,抓好基层党建考核信访工作,将镇党委书记针对信访工作述职点评的问题、调研反馈的问题、述职报告中的问题和自身查摆的问题,统一列入问题、任务、责任、时限“四个清单”。

建立月调度机制,督促各镇(街道)按照清单化、闭环式工作要求,项目化、销号式抓好整改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新“枫桥经验”,继续落实村(居)每周排查和协调会议制度。

突出“常态长效”,为组织振兴增实力。该县树牢鲜明导向,选优配强涉农部门领导班子,今年以来,选拔使用24名熟悉乡镇基层或“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其中提拔16人、重用6人、调任2人。圆满完成2021年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择优招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工作。

今年,该县安排5名事业编制、1名行政编制,继续面向村(社区)干部开展招聘工作。坚持村(社区)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创新探索“一肩挑”激励保障试点,组织村(社区)干部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乡镇对各村2021年度经营性收入进行复核分析,对今年拟扶持项目进行论证,进一步摸清底数、明确目标。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县级预算继续安排1000万元扶持资金。严格落实每个选派村10万元的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制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明确今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宗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