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郎溪县教体局指导各校发挥本校教师专业特长,通过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加强作业管理、开展新教育•大阅读实验、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等举措,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该县第四小学以“N+1”模式为核心,设置了科学探究、器乐舞蹈、语言艺术、手工制作等29种社团活动项目。第三小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设了葫芦丝、合唱、泥工、硬笔书法、创客等20个不同类别的社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实验初中以音乐社团活动为特色课程,重点推出黄梅戏等传统戏剧。开发区小学党支部联合县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通过大篷车向学生展示科学设备,讲解科学知识。目前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5%,教师参与率达85.9%。
该局以个性化、专业化、生活化为导向,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养成良好学习品质为主要目标,鼓励教师通过研讨制定完善的作业设计,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开展全县作业设计大赛,全县小学94个单元、初中50个单元作品作业参加了设计大赛,其中有41件被宣城市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该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郎溪县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严格执行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测试,各校结合校情、学情,深入研究考核考查内容,探索切实可行、灵活多元的考核考查方式。强化学科命题改革研究,努力发挥命题的核心素养指向作用,全面提高命题质量,开展了县级命题制卷比赛。县实验小学实行趣味活动大比拼,第三小学开展学生闯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促五育之花生根发芽。
该局继续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三十条”和教体系统进一步落实推门听课制度的意见,开展“推门听课”暨教学常规管理检查活动,全体教研员深入学校课堂,教研员均对相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了细致有效的专业指导。为解决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单一、课堂效率不高、作业过多过滥问题,该局深耕两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缔造完美教室、推进每月一事、家校合作共育等新教育行动,逐步确立属于自己的“2+N”深耕行动计划,形成自身特色,提升内涵品质。以阅读为主线深化各类活动课程。推动阅读与美术、音乐、手工、科学等活动课程的融合,让阅读活动化、实践化和综合化,让阅读看得见,听得着和想得美,为学生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县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治理成效和社会稳定。建立三级巡察机制,严格落实整改要求。通过县、镇、校三级协同巡察,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为推进治理工作打好基础。根据存在问题,分类实施整改:停办整改、停止办学、责令在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等。对拒不进行整改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限期关停。
建立治理长效机制,严格规范在校教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规范办学督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开展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将组织、参与校内外有偿补课及组织、推荐或暗示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列入《郎溪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全县各中小学校进一步自查自纠,强化教师管理,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聘用在职教师兼职任教。(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