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郎溪新闻
郎溪:苏皖“友谊渠”送来“连心水”
来源:蒋华 余庆 余克俭 2022-09-07 16:42:06 责编:李伟 喻寒松 夏朝阳

“多亏了隔壁江苏高淳前陇村的抗旱水,让我家田里的水稻熬过了最热最旱的那十多天,这条水渠现在被村民们亲切地叫作苏皖‘友谊渠’。”近日,看着自家田里随风摇曳的稻穗,郎溪县新发镇花园村种粮大户李建国开心地合不拢嘴。

今年7月以来,连续多日高温少雨天气,宣城市遭遇了多年未遇的旱情。8月上旬,旱情进一步加剧,李建国原本使用灌溉稻田的古塘水库也快见底了。恰逢水稻拔节孕穗的关键期,眼看水稻会减产甚至绝收,李建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到了花园村村委会求助。村“两委”工作人员准备了两套方案,要么从隔壁的江苏高淳借水灌溉,要么架设水泵抽水灌溉。

“李建国承包的稻田在老施家村民组附近,那里的400多亩稻田毗邻省界,离村里的抗旱取水点较远,抽水灌溉成本高,我们就想到了向省界另一侧的前陇村借水。”花园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牟学明告诉笔者,当天双方就借水问题进行了协商,确定可以“借水抗旱”后,花园村立刻组织起了一支党员先锋队,冒着40多度的高温,顶着炎炎烈日,抢通了一条一公里多长、横跨苏皖省界的水渠。

“8月12日开始协调调水,开挖沟渠、安装水泵、铺设水管、调试设备……8月15日,汩汩清水注入到了‘饥渴’的稻田,旱情很快得到了缓解。”牟学明介绍。

“我们村和花园村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花园村村干部来我们村协调调水抗旱后,我们村两委研究决定从已经紧张的灌溉用水中,挤出一部分支援花园村抗旱,保障粮食安全。”高淳区固城街道前陇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许新柱告诉笔者,能够为双方联手抗旱尽一份力,这充分体现了两地一家亲。

“在苏皖两省旱情都很严重的特殊时期,能够修建这样一条‘友谊渠’,将江苏的水引流到花园村抗旱,让我们非常感动,这也充分体现了苏皖两地人民深厚的情谊。”新发镇党委委员徐夕猛告诉笔者,此前在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和联手抗旱等方面,双方早就有过协调合作经历。下一步,新发镇还将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两地深化合作,让村民们更好地享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福利。

苏皖两地联手抗旱只是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缩影。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宣城行动计划以及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涉及水利部门的任务,宣城市着力解决了跨界河湖联合监管、数据共享、水量分配等问题,实现了跨界河湖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与河湖管理保护共商共治共享,简化了跨境执法流程,推动了跨界污染防治联合行动常态化,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绿色生态保障。(蒋华 余庆 余克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