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大观区政协坚持将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作为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推进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围绕“四站”目标(社情民意情报站、委员群众联络站、学习提升加油站、协商议事工作站),按照“四化”要求,着力打造一核多点的“1+N”建设新格局。(一核:精心打造1个核心工作室,持续擦亮大观“零距离”协商议事品牌;多点:全面布局N个综合型或专业型委员(界别)工作室,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农场和园区)
大观区政协现已打造1个核心工作室——大观零距离协商工作室,以“零距离”服务架起“连心桥”;已建成涵盖个人、综合、界别类工作室共56个,实现了“每个社区至少设立1个委员(界别)工作室、全体委员进社区”的全覆盖。
坚持建设规范化。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协委员(界别)工作室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四大工作原则和四项工作内容,对全区政协委员(界别)工作室建设作出明确要求。严格建设标准。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做到有固定场所、有标识铭牌、有委员介绍、有服务内容、有工作制度、有服务记录和工作职责、活动计划、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委员信息上墙的“六有五上墙”。强化议事规范。出台《区政协关于建立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安庆市大观区政协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实施办法》,拟定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流程图和工作规范,规范委员履职行为。坚持守正创新。推行“标准化+特色化”建设,鼓励不同行业背景、界别领域和具备特长的委员立足自身职业专长和资源优势,打造不同界别特色、地域特色、专业特色的委员工作室。区域性工作室(含界别)41个,个人专业型工作室16个,打造了大观“零距离”协商工作室、荣升社区“荷塘夜话”、锋云慧教育委员工作室、大湖社区“连心桥议事厅”、十里铺乡茅岭村委员工作室“‘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协商品牌。
坚持活动常态化。建立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委员(界别)工作室、政协委员进社区进网格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加大与委员、社区之间的联系协调力度,实现“哪里有需要,工作室就服务到哪里;哪里需要谁,就派谁去哪里”。明确工作计划。各委员(界别)工作室根据自身特色和时事政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工作开展有目标方向,原则上做到每年开展各类活动不少于4次;同时鼓励各工作室连同各界别、各联络组根据专业相近、领域相通的原则,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联合活动,加强交流学习,扩大影响和成效。丰富协商内容。既坚持一致性,又注重多样性,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紧盯社会期盼和群众关切等,加强实践创新,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今年以来,各专业型工作室开展大型服务活动30余次,综合型委员工作室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微协商,出谋划策,凝聚共识。强化考核导向。持续修订完善《政协安庆市大观区委员会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将参与基层协商和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委员履职考核体系,坚持每年对政协委员工作室进行一次评比,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政协委员工作室坚决予以退出。2021年,13名委员被评为不称职等次,评选表彰25名优秀政协委员、13件优秀提案、6个优秀委员工作室。
坚持参与多级化。推动三级委员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拓展协商平台、充实人员力量、释放工作潜能,让广大委员“动”起来、政协工作“活”起来、双向发力“实”起来,推进“两个薄弱”问题解决。凝聚思想共识。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全市政协和全国政协线上培训及全省政协线上读书活动、新任委员履职培训会,对30余名住区省市政协委员和全体区政协委员进行了培训。拓展参与主体。以协商为纽带,推进与各民主党派、省市政协委员间的联动履职。吸纳了省政协委员3名、市政协委员17名参与,奏响了“三级政协联动”协奏曲。丰富参与形式。坚持“应联尽联”,邀请住区省市政协委员通按照就近就地、行业领域、专业界别等方式加入“两室”,在调研、座谈、视察、监督等协商活动中发挥作用。围绕“提升主城区城市能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开展联动调研,提交报告3份。
坚持成果具体化。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在“红领工作站”统领下,发挥政协联系优势,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以委员(界别)工作室为着力点,密切联系群众,全力参与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即将提请区委、区政府审议《大观区政协协商成果办理规程》。清单明责。收集梳理协商意见和群众建议,形成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及时转交办理。就营商环境方面问题,收集了22家企业18条建议,送交相关部门办理;就教育、农业、食品安全等方面问题,提交送阅材料(含量化清单)4份。多维推进。对于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社情民意、送阅材料、提案等方式反馈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今年,市委主要领导就裴春玲委员提出的《关于优化消防验收的建议》作出批示;区委主要领导就《促进我区老字号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送阅材料作出批示等,有效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协商有果。对提案、送阅材料、建议案等办理形成“党委督导、政府支持、部门落实、委员满意”的工作闭环,逐步形成包括提案监督、视察监督、特邀民主监督员、民主评议、社情民意在内的民主监督体系。由32个单位承办的128件提案(并案12件),大多数已基本办复,对其中6件重点提案开展办理情况督办视察;北正街周边生活区改造、大湖生活区物业管理提升、华茂骑路菜市场搬迁、荣盛社区树木生长影响居民采光通风等一系列“急难愁盼”得到解决;大湖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荣升社区荷花上墙不入塘等“天天有感得”到落实。
(张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