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江浙沪”:自己的路独一无二 ——省直和中央驻皖单位党外处级干部培训班手记之二
来源:江淮时报 2022-09-10 16:25:27 责编:曹昱 王悦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标江浙沪”在我省成为高频词。

我认为,对标是对的。对标使我们锁定目标,找出差距,迎头赶上。对标意味着对接,抢抓一体化发展机遇,适应一体化发展大势。

同时,对标必须要高水平。对标不能邯郸学步、亦步亦趋,不能望其项背、永远做追随者。

既没有矿产资源,少有大型国有企业,也没有特殊政策,浙江靠什么发展?2003年,浙江就提出“八八战略”。第一个“八”,所指的“八个优势”,是将已经显现出来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好,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第二个“八”,是指针对进一步发挥、培育和转化优势提出的八个方面举措。“八八战略”虽是一个省域层面的战略,但主政者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具有总揽全局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

从数字政府到数字经济,浙江数字化发展走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前列。科技创新,浙江并无优势。但是在数字化领域,全世界都基本在一个起跑线上,在无任何可以借鉴模式和经验的情况下,浙江启动了数字化改革,成为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通过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高水平打造数字变革高地。这方面浙江没有甘居人后、寻找“对标”,而是去开拓、去创造,做数字时代的世界先行者和弄潮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学江浙沪,从“远学粤闽、近学江浙” 到“开发皖江、呼应浦东”,从“外向带动”到“东向发展”。然而我们学习江浙沪,眼光不能局限在他们的背影之内,而是要看他们要去的方向。我们学习江浙沪,不是机械地走他们的老路,而是学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方法、他们的理念和他们的思维方式。

安徽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蓄势待发,正在扬帆起航。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转化劣势,走出适合自己的特色路,就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文: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毛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