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指导下,有序推进全市法院“七项重点工作”,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涌现了一批忠诚担当、勤勉敬业、公正为民、清正廉洁的先进人物。为激励合肥法院队伍与时俱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展现合肥法院干警良好风貌,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9月7日起,在全市法院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先进人物选树宣传活动,将陆续刊登30名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多维度展示全市法院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新作为、新气象、新形象。
杨吉磊,男,1979年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7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安徽省含山县人民法院工作,2018年调入安徽省长丰县人民法院工作,2019年通过遴选成为员额法官。自工作以来团结同志,务实敬业,在基层党建、案件办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从业十余年来,杨吉磊一直怀揣着公平和正义的向往与追求,肩负着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爱岗敬业 廉洁尽职
杨吉磊之前在含山法院一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调入长丰法院后,先后从事执行和民事审判工作,为提高业务水平,他自行购买大量法律书籍,刻苦钻研业务,争当行家里手。在执行局工作的两年中,他执结了800余件执行案件,均得到当事人好评。在尽心尽责做好执行工作的同时,他始终坚守廉洁底线。在承办一起民间借贷执行案件时,申请人获知被执行人挂靠某建筑公司在外市承包了一处建设工程,可能有未结的工程款,希望法院能够前往查扣被执行人的工程款。为了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杨吉磊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并制定执行预案,获批后立即驱车四百公里来到被执行人工程所在地,向某建筑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申请人要送烟酒给杨吉磊,但他明确表示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以也不需要这样做,不料申请人突然放下名贵烟酒就跑了。杨吉磊回到法院后,便将烟酒上报院监察室,并退还给申请人。此后该案通过多方协调,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
甘于奉献 勇于担当
2020年,杨吉磊调至长丰法院朱巷法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朱巷法庭位于长丰县中北部,辖三镇一乡,辖区面积大,是典型的乡村法庭。针对辖区群众法律知识匮乏,交通相对不便的特点,杨吉磊在院党组的指导和法庭同事的支持下,于2022年5月11日,成立了全市第一家驻镇法官工作室“杨吉磊法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成立以来,杨吉磊主动前移服务关口,践行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声、办实事”,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司法调解,把司法力量前移到村镇、到社区、到企业,为群众提供“点对点”“订单式”的司法服务,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变“坐等审案”为“上门服务”,减少群众诉累,促进案件办理“减量提质”,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积极营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法治氛围。目前,“杨吉磊法官工作室”已成为左店镇群众就近获得司法服务的“优选地”。
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
置身于新时代新形势,法官不能吃老本,不能凭老资格、老经验办事,法官必须有开放的意识,有创新的思路。杨吉磊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调解新模式。他依托“法官工作室”“法官进网格”等方式,积极争取社区干部、乡镇司法所同志参与案件调解,进户调解、走进乡间地头调解。对于当事人不在本地的,采取电话调解、微信调解等线上调解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也促进了调解的效率,做到案结事了。从事民事审判两年多来,每年的案件调撤率均达到50%以上。他,在平凡的坚持中向百姓传递着公平和正义。(长丰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