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处处长汤洋
强化规划统筹。统筹考虑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一并研究治理粪污和生活污水排放,分类推广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模式。
强化项目整合。县级层面要建立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共同谋划,及时解决统筹衔接中的关键问题。要整合使用两类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工作力量,真正形成合力。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有资质专业机构,一体化推进具体工作。
强化建房管理。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建、翻建住房的改厕和灰水等排污设施建设的管理和引导,制定出台相应建设标准,明确监管责任主体。
强化资源利用。要引导农户开展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整治,利用整理出的闲置土地,建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小竹园等,就地就近消纳粪污和生活用水。采取项目出资、乡镇统建、经营主体运行等方式,将回收的户厕粪污作为有机肥料,积极应用于农业生产灌溉施肥。
强化资金筹措。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乡村建设投资运营公司,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创新)等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动镇村、乡贤群众、慈善机构、辖区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
强化示范引领。开展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示范试点。对经济条件较好,已基本完成改厕任务的地区,探索全域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的可行模式;经济条件一般、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的地区,也要立足本地实际,选择较大的村开展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进改厕及生活污水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