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一大早,界首市田营镇姜楼村党总支书记郝志明就来到村东的田间生产路,在田间地头转了一圈,不时指挥着旋耕机平整土地,心里谋划着下一步打算。
“经过村民议事会商量,全村110多户群众都同意将之前占用的集体土地拿出来,交由村集体统一对外承包,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郝志明高兴地说道。
从起初占地村民不愿交出村集体土地,到现在全部村民都同意将占用的土地回归集体管理,这一切,都离不开“五老调事”作用的发挥。
田营镇姜楼村被确定为市“四事四权”工作法试点村后,该村就着力于高效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吸纳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乡贤组成“五老调事”志愿服务队,负责民情搜集、民意疏导、民心聚合、民困化解等工作。
他们邀请“五老”人员列席参加村两委会议,协助推进村重点工作落实。在镇党委的支持带动下,群众在哪里,“五老”的触角就伸到哪里,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
说起“四事四权”工作法,该镇魏窑村党总支书记朱秀侠打开了话匣子。“镇里修建堤坝路连接路,村里广泛征求意见,拟对部分道路进行硬化。但是想法遭到了部分群众的阻挠,因为涉及群众在路边开垦的菜地和部分群众下水道等问题。”朱秀侠说,村里坚持运用“四事四权”工作法开展工作,后经群众议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再由村民代表议事进行表决,大家积极发言,为村庄道路建设献计献策。最后,大家通过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并同步公示,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以前我的想法是种好自己的地就行,别的事跟我没关系。村里的事我们也没发言权,开会我也不想去,现在村里的大小事都可以讨论,感觉不合理可以否决,咱也有了参与权。这不,困扰了我们十几年的承包地问题,也解决了。”村民曹春营高兴地说。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田营镇党员干部明显感受到“四事四权”工作法运用带来的效果,网格服务更加细化,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党支部领导作用全面加强,党员群众发声更加畅通,村级决策更加科学民主,村务管理监督得到有效改善,干群连心桥更稳固。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生动实践,都在释放着“四事四权”工作法的生机与活力。(李海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