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加快健身步道建设、加强城市空间资源整合利用等工作措施和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场地供给等支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
翻开芜湖市政协“暖民心”民主监督工作安排表,“快乐健身行动”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市政协经济委作为责任委室,自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做到有的放矢。
深入一线察实情
为扎实开展“10+3暖民心行动”民主监督工作,市政协经济委组织调研组,由市政协副主席陆峰带队,围绕“快乐健身行动”开展民主监督专题调研,市政协经济委及市体育局负责同志、基层社区和部分县市区政协委员参与调研。
“健身设施配备怎么样?”“健身器械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围绕完善居住小区健身设施建设,调研组先后来到天门山街道紫苑小区和汀棠街道红梅新村等小区,对小区体育设施使用情况进行了解。
在1.5公里长的塑胶健身步道上,作为休息节点,随处可见的石头座椅串联起整个步道,另有步道旁的儿童活动区域及健身区,共同形成“快乐健身步道”。围绕城市公共区域设施建设,调研组一行来到弋江区十里江湾人民公园,调研十里江湾和南沿河路的步道连接工程,了解健身步道、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情况。
“全市已有230余个居住小区和240余个行政村完成健身设施配建或维修升级改造;已开展各类体育健身技能培训200余场次,服务群众12.45万余人;组织社区运动会以及各类健身赛事活动230余场次。同时推进“百姓健身房”、“口袋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建设工作。”市体育局负责同志表示,后续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暖民心行动部署,实行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闭环式推进,确保快乐健身行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建言献策出实招
“要利用公共场所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暖民心快乐健身行动”宣传标语;向居民发放“暖民心行动一封信”,提高群众对“暖民心快乐健身行动”的知晓率。”市政协常委周蓬安在调研过程中边看边思考。
作为镜湖区政协委员,同时也是天门山街道分管负责人,唐婧认为,应充分利用城市零散空间,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见缝插针”建设户外体育运动场地,建设一批“口袋体育公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要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节点之间的城市健身步道建设,不断推动城市健身步道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弋江区政协委员、芜湖远足户外运动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诚表示,要持续推动城市公共区域健身设施建设,撑起城市中的方寸之美。
民主监督聚众力
自民主监督行动开展以来,监督小组把握协商式监督原则,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民主监督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围绕“快乐健身行动”落实情况,深入基层开展民主监督调研,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县市区政协联动调研……
一项项举措见证着监督小组的用心用力,也为下一阶段的总结收尾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落实有力,工作成效显著,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市政协副主席陆峰指出,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查找短板弱项,分析具体原因,提出务实建议,不断推进快乐健身行动落实落地。
(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