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深化安徽公安机关“为民为企为项目”20项措施,今年以来,怀宁县公安局坚持“保障安全、服务企业、护航发展”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行“警官联系包保”辖区企业项目工作机制,深入联系包保企业,锚准靶向,挖“真问题”,开“真药方”,努力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便捷高效的优质营商环境。
定好盘子,筑牢服务初心
充分发挥包保警官联络、宣传、调解、服务、预警等作用,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一是建立联系包保制度。建立警官包保联系工作制度,由局班子成员带头,按层级包保辖区项目、企业,每月至少开展1次上门走访活动,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对口联系及上门走访率达到100%。9月份以来,怀宁县公安局通过“警企包保”联系走访收集各类问题21件,帮助解决问题20件,解决率达95%以上。二是构建组织协调体系。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包保工作领导小组,从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行政管理、严打违法犯罪、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监督保障五个方面入手,细化配套措施,形成党组班子带头、警种统筹协调、辖区派出所分片、警官定岗定责的工作体系,针对性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三是完善纪律监督机制。定期通过电话回访、深入企业明查暗访等形式,对包保警官到位情况、履职尽责情况、工作实效进行督察,根据督察结果对包保警官给予奖惩。
精准对焦,夯实保护基石
包保警官结合辖区实际,不断探索“警企联防”治安防控模式。一是深入企业“上门问诊”。及时排查企业内部存在的经营、管理、消防安全等各类问题,重点防范金融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职务犯罪等风险。同时,与企业共同探讨企业健康发展解决方案及工作建议,充分调动企业安防力量,变“服务对象”为“治理力量”,推动警企共建、互动,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秩序维护、化解矛盾等工作。二是有的放矢“开药方”。包保警官主动靠前,针对当前重点工作和一段时间的突出问题,联合企业保卫部门开展重点防控工作。针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警官定期前往企业进行走访,联合专业警种到企业进行安全宣讲,帮助企业健全工作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现状,因情施策、对症下药,指导企业通过人防、技防手段做好企业内部的安全防范。三是强化宣传“早预防”。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法制宣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骗宣传,重点针对财务人员及企业员工,围绕“投资理财”“冒充领导”“网络刷单”等各种诈骗手法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指导企业员工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企业员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岗位前移 彰显护企温度
为更好地给企业提供服务,包保警官主动走进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实现了警企“交流面对面、服务零距离”。一是上门开展便民服务。认真落实各项服务便民举措,将便民窗口前置,包保警官联合警种部门共同走访所包企业,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在入企服务期间,为企业员工详细讲解各项业务办理的具体内容及办理程序、注意事项,对各类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并和户政、出入境、行政许可等业务警种联合办理各项事宜。9月份以来,协助企业员工办理居住证38张。二是上门开展矛盾化解。积极推进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包保警官定期深入包保企业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掌握不稳定苗头,主动上门服务,实地查看企业职工的生产、工作环境,对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预测、预知预警,提出整改建议,从源头上消除矛盾隐患。三是上门开展安全防范。进一步优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加强企业周边巡逻防控,强化对企业周边治安管控,净化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各类涉企违法行为,并不断深化与企业的沟通,深入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指导加强企业内部安全防范,对加强企业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保卫人员的培训力度。
怀宁县公安局表示,将继续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从企业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从突出问题抓起,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问需、解难、送策”活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为辖区经济健康发展打造蓝色“避风湾”。(朱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