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岳西县法律援助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落实“一改两为”要求,借力乡镇党委政府支持,建立了律师事务所联系乡(镇)司法所、律师联系村(居)联系点的“双联双促”机制,加强与基层乡(镇)和群众的联系对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促乡村振兴、促社会和谐、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聚焦源头,及时回应民生需求。回应民生诉求,突出服务重点,依法办理涉及农民工和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切身利益的劳动争议、人身损害、土地纠纷、环境污染、假劣农业生产资料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等法律援助事项。优化便民举措,简化审查程序,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帮扶户和无固定收入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以及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农民工,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对农村高龄、失能、失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扶养儿童,留守妇女和重度残疾人,探索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对特殊群体推行“优先办、重点办、协作办、在线办、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上门办”工作方法。
紧盯重点,推动援助服务高效。围绕援助服务多元化专业化这个重点,开展“五个一”活动,支持引导结对律师主动到双联结对乡(镇)村(居)联系点,办理一件涉农法律援助案件、开办一场“乡村振兴法治课堂”、开展一次“法律援助开放日”活动、参与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举办一场涉农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开展乡村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聚焦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组织“双联双促”律所和律师主动为结对乡村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宣讲涉农法律政策,对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法律培训,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优化乡村企业营商环境。开展“您有急难愁盼 我来法律援助”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的养老院(中心)、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所打造10个“您有急难愁盼,我来法律援助”示范点,鼓励“双联双促”律师主动到结对乡镇示范点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凝聚合力,推动优势资源下沉。在结对乡(镇)和联系点,“双联双促”律所律师深入开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主题宣传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各类“送法下乡”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农村法治文化广场、村民学校等阵地,组织宣传与乡村振兴、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申请法律援助实行承诺制等民生工程政策。实施村(居)“法律援助联络员”“法律援助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大农村普法力度,重点培育以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的“法律援助联络员”和“法律援助明白人”,努力实现“法律援助联络员”和“法律援助明白人”数量和质量双达标,示范带动广大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双联双促”活动的开展,全县31名结对律师走出机关,走进车间、课堂、农田、小巷,与188个村(居)联系点结对共谋法治、共话民生,从群众“上门找”到律师“找上门”,全县律师和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树立了司法行政机关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蒋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