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修复生态环境——“府检联动”守护美好家园
来源:宿州检察 2022-11-07 18:00:19 责编:聂静洁

11月4日,一场特殊的增殖放流活动在宿州市泗县奎濉河下游举行。市、县两级检察院以及泗县人民法院、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这一切还要从八起非法捕捞“红虫”案件说起。

“红虫”即摇蚊幼虫,是一种淡水底栖动物,它不仅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消除有机物污染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是水质监测的指示生物,同时还是优良的天然饵料。2017年至2021年期间,李某等人利用船载的机械装置,对奎濉河河道底层的“红虫”进行过滤式、掠夺性的非法捕捞,不仅直接损害水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而且导致水质恶化,破坏生物生存环境,严重危害涉案水域的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

对李某等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宿州市检察院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其在承担生物资源直接损失的同时,也对间接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害进行补偿。庭审中,李某等人诚恳悔过,表示愿意赔偿。检察机关根据被告家庭经济状况及赔付能力,在确认公共利益得到维护的前提下,与其达成调解协议,同意李某等人可通过增殖放流方式履行部分责任,剩余赔偿款可分期支付。法院确认该调解协议合法有效。

泗县人民检察院会同县畜牧水产中心,研究确定了增殖放流的时间、地点及放殖品种等事项。放流当日,李某等人购买了草鱼、白鲢、花鲢等鱼类共计约3万尾。检察人员对鱼苗质量、规格、数量等情况进行了监督,并与法院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参与了鱼苗放流。

此次活动既直接以水养鱼、以鱼治水,达到了修复受损生态资源的目的,又营造了“府检联动”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宿州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