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县琴溪镇马头村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政治引领,赋能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扎实推进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从严抓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扎实开展村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建立常态化联系、多渠道服务、闭环式落实“事项、任务、标准”三清单,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多网合一·善治马头”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全面构建由网格指挥长、网格指导员、网格警务员、网格法务员和N个网格等组成的“4+N”网格管理体系,科学划分7个网格,实现“多网合一”。
建强过硬队伍,集聚乡村振兴动力源泉。高质量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开展谈心谈话,重点分析研判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配齐配强2名村级后备干部,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选派2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赋能乡村振兴。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3.3%。推深做实“强村支书·赋能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试点推行党员“细化分类”管理,采取1名村干部+1名农村致富能手联系帮扶1名困难党员的模式,建立了帮扶工作台账,鼓励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大作为。强化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开展农村产业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
壮大集体经济,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立足本地丰富旅游资源,与安徽文旅集团合力打造“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马头祥生态养生观光园。以皖南地区首家野生动物园——宣城马头野生动物园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投入860万元实施马头老街项目,与安徽文旅集团合作运营大马头景区。皖南三雕博物馆、马头茶馆、泾川陶艺馆、老供销社等多家业态入驻,打造夜游经济新爆点,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投入15万元实施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流转600亩农田发展观光农业,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管理,预计年收益分红10万元。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经营,实现抱团发展。整合多方资源,培育村主导产业项目10个,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2万元。
培育文明乡风,铸魂乡村振兴善治之路。统筹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行动,选派1名金融指导员担任马头村金融负责人,探索开展创建指导员结对帮带活动。实施“争创AAA级信用户”行动,截至目前,评定A级信用户115户,AA级信用户439户,AAA级信用户83户,评定A级以上新型经营主体10户。持续深化金融结果运用,信贷投放覆盖96户2291万元。注重将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泾川好人”“十星清洁户”“信用户”宣传评选等活动,2人入选“泾川好人”,320户被评为“十星清洁户”。积极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推动生态美超市、新风堂运营,法治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治理,将古村文化充分融入人居环境整治中,通过村庄规划、节点打造、优化基础设施等,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马头徽风古村落。实施道路提升工程,扩大村组道路硬化覆盖面。开展农村“四类房”整治,拆除四类房84平方米、无功能建筑3处,垃圾清运24吨,沟渠清淤1.8公里,道路两侧砍灌9.1公里。精心打造施窑中心村助力古陶文化区建设,打通施陶路旅游古道,加强生活用水管网铺设、污水处理管网建设1900米、强弱电地埋、村庄次干道改造提升、人行步道等项目建设。保护开发九井十三塘、葛仙庵酒厂、云岫陶源。收购施窑民房16栋,打造特色陶艺民宿,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据了解,该村先后获得中国传统古村落、安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安徽省级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单位、宣城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宣城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陈小宝 计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