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探索工作新模式,构建服务新格局,提供理论、文化、文明、帮扶、健康五大“菜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具活力,更有温度,更显效能。
用“理论菜”打造精神阵地。该乡动员机关干部、学校教师、退休老党员、退伍老兵等人员组成一支素质硬、作风优、能担当的理论宣讲团,助力新时代理论宣讲“有声有色”。每月借助主题党日、主题班会、板凳夜话等形式,用好方言土语,立足身边故事,传递党的创新理论,讲解最新惠民政策,化“高大上”为“接地气”,让“好声音”更“入人心”。
用“文化菜”创建精神乐园。用好村级广播,用活农家书屋,通过“诵经典、传知识、讲评书、播时事”的形式,变“被动借阅”为“主动倾听”,有效打通乡村阅读“最后一公里”。积极举办戏曲下乡惠民演出、露天电影进乡村、文艺汇演进校园等活动,实现“群众在哪里,舞台在哪里”,推动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惠及基层群众、赋能乡村振兴。
用“文明菜”提升群众素质。该乡努力创建以村民自治为主,各方综合协调的乡风文明建设机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在15个村(居)内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婆媳、文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同时巧用积分制,将人居环境、家庭美德、邻里和睦等方面作为积分评定的重要依据。
用“帮扶菜”持续温暖人心。该乡聚焦基层群众的“急事”“难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整合乡村服务资源,凝聚社会服务力量,发动“志愿红”面向不同人群针对性开展送政策、送教育等活动,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年,该乡扎实开展春防诈骗、夏送清凉、秋助引水。
用“健康菜”强化保健意识。该乡紧密结合乡村实际,在乡镇人群聚集区摆台宣讲健康卫生知识,传播卫生健康理念,提高群众健康意识。依托辖区卫生院,采取提前预约、深入村庄、服务到户的方式,逐村开展免费健康检查活动,全面掌握辖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李安琦 马晓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