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法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探索“地方高校——法律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法律人才的新模式,11月14日,皖西学院法学院组织60名师生,赴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庭审观摩”+“案件研讨”实践教学活动。法学院院长刘鑫、副院长唐自政,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庭长徐学文全程参加了活动。
为做好“庭审观摩”+“案件研讨”实践教学活动,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精心挑选了“梁某与钟某、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纠纷一案,并提前将一审判决书复印给师生阅读。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一审判决书,研讨案件涉及的法律、相关判例和法学理论,案件焦点和一审判决等,并将研讨案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收集。
此次活动分为庭审观摩庭审和案件研讨两个阶段。此次庭审案件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由合议庭审理。下午2时30分,随着清脆的法槌声敲响,庭审正式开始,合议庭严格遵循司法程序、把握庭审节奏,对该案争议焦点进行了准确把握,案件中上诉人代理人与被上诉人代理人分别就合同的定性及双方所持观点发表代理意见。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在主审法官的主持下严谨、有序地进行。庭审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观摩,不时低头做笔记。通过庭审观摩,同学们对民事审判工作,尤其是庭审程序有了直观地认识,对民法典中“民事行为的效力”及“合同”编中关于合同订立的要约、要约邀请、承诺等有了进一步了解。
庭审结束后,刘鑫主持了研讨交流会。法官王丽、张悦、卢文乐从公平、公正处理案件的角度对该案件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针对案件争议焦点和法律适用依据方面与观摩庭审的师生进行研讨交流。同学们就该案的争议点、法律适用以及证据采纳等问题进行了踊跃地提问,法官结合庭审一一解答,现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互动教学持续了近两个小时。鲜活的案例、精彩的现场、充分的准备和法官们的全程投入让参与活动的师生受益匪浅。
在场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观摩庭审和研讨,让他们更直观了解案件审理的程序,加深了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法官们严谨负责的职业素养深深感染了他们,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的法律信仰,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职业目标。(皖西学院法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