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头脑风暴”引发的五千年“穿越”!
来源:黄山政法 2022-11-23 15:50:12 责编:齐晓迪

图片

初冬暖阳照昱城,奋进征程正当时。

11月21日上午,黄山市委政法委“学精神 论古今 话未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会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生主持会议,市委政法委机关、市综治工作中心全体干部齐聚一堂,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逐个谈体会、论古今、谋思路,一场火花飞溅的“头脑风暴”热烈进行。

“今天的研讨会既要务虚,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也要务实,立足岗位主动谋划工作,找到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任生的开场白简明扼要,点明了研讨会主旨,释放出真抓实干、锐意创新的强烈信号。

图片

以古鉴今 一场从“两个结合”中寻找“德治”之路的思想盛宴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无论盛世还是乱世,不管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维稳工作从未消失,始终存焉。”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指导科科长周璇对历代治安管理职能机构的历史娓娓道来,努力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维稳工作的特征规律。

图片

“乡村振兴要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在歙县杞梓里镇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一年多的毕金飞专程从村里赶回来,详细分析了古代乡村治理乡官制模式到职役制模式的变迁过程,探究乡村治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

从秦汉“什伍”制到清初“里甲”制,从北宋《吕式乡约》到明代《南赣乡约》,从评理调解的“申明亭”到书写义举的“旌善亭”,市委政法委中青年干部纷纷梳理起各自工作领域的历史脉络,在传承吸收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先贤智慧。

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两个结合’,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内在的基因密码就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潘迎春如是说。近年来,该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深入挖掘徽文化“和合”因子,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锻造“作退一步想”工作品牌,闯出了一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等领导的批示肯定。

以外鉴中 一场从“两个大局”中寻找“自治”之策的理性思辨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借鉴国外社会治理经验做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不失为一条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快车道”。

图片

“新加坡政府坚持‘治理’和‘自理’相结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对非政府组织实行自律化管理,鼓励参与社会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平安建设综合科科长王康康从中得到的启示是积极引导全市社会组织参与纠纷化解、应急救援、社会调查等工作,加快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图片

“应当进一步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吸引很多社会力量参与稳评,深入推进相关试点工作。”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指导科工作人员张世珩认真研究了美国学者厄黑尔提出的“邻避效应”,就推进黄山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出建议。

图片

发言交流中,干部们立足黄山、放眼中外,除了与国外治理模式作比较,很多干部还把目光投到了长三角等先进地区。介绍了温州鹿城区“平安乐巡”虚拟币做法和浙江省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从而找寻可供学习借鉴之处,现场气氛热烈、金句频出,让这场务虚会“干货”满满。

以虚鉴实 一场从“两个战场”中寻找“智治”之法的创意碰撞

“数字治理将不只带来零敲碎打的改变,必将引起国家治理结构的系统性重塑。”基层社会治理科二级主任科员袁俊说道。

对此,市综治工作中心葛金金深有感触,她向大家介绍了杭州建立平安法治实时报表,数字赋能平安建设的做法,并畅谈了对该市相关工作的借鉴作用。

图片

谈到大数据的运用,队建宣教科科长李杰颇有心得。他以政法系统一条浏览量过千万人次的短视频为例,介绍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引爆”新媒体流量的方法。

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如何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推进“数据”到“数治”的转变,打通数据壁垒、加快数据共享,形成“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创新”机制,并以此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近年来,黄山市大力推进“雪亮工程”“e治理”平台等建设,创新“1+1+3”平安指数体系,在发挥“智治”作用上作出了有益探索,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现场会上作交流推广。

图片

三个半小时的研讨会现场,大家直击问题持续引燃思想火花,掀起一轮又一轮“头脑风暴”。

会议结束后,参会干部意犹未尽,表示要把本次研讨会成果当作攻坚推进的“加油站”、课题交流的“孵化器”、工作谋划的“路径图”,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稳”上保持定力,在“治”上精准发力,在“改”上持续用力,以更高水平推进平安黄山建设,奋力谱写“两个结合”实践高地的黄山新答卷。(黄山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