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望江县政协立足工作实际,紧扣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积极履职尽责,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用协商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建议很好,请安排转化,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望江县县委书记霍辉在批示县政协呈送县委县政府的《关于“多措并举,推动望江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时如是写道。在县政协建议案上进行批示,要求转化落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今年县政协提交首个建议案的时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对政协建议案进行了批示,该县还召开专题会议就政协建议案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分解落实。
“建议案得到肯定得益于广大政协委员的辛勤付出,得益于政协在协商环节上的严格把控、选题上的广泛协商。”望江县政协主席汪森对记者说。原来,该县为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水平,不仅在调研时深入基层广泛协商,更在议题选择上充分协商互动,开展了“访委员,商课题”活动,使选题更贴地方实际、更合群众期盼。
一年来,在广泛走访征集议题基础上,该县政协聚焦“守牢长江‘十年禁渔’监管防线”“共绘文明同心圆 打好创建攻坚战”“ 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开展重点协商、重点监督活动5次,形成2份调研报告、1份监督报告、7份委员发言材料、2份建议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用协商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不仅在县级层面组织开展协商活动,该县政协还充分发挥县级政协开门就是群众、出门就是基层的一线优势,探索组建基层协商民主议事服务中心和“有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在基层搭建协商议事会议平台,引导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等工作,用协商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推进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简称‘两商衔接’),搭建协商平台,开展协商活动,有利于发现基层协商中的矛盾点,有利于统一基层声音,有利于化解基层矛盾和问题。”赛口镇党委书记金文新在交流时说。
“通过‘两商衔接’协商议事平台,我们办成了一些以前想干没干成的事。”赛口镇金堤村党总支书记曹优提到。他说金堤村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要从大户手中流转土地,以前村“两委”也为这件事做过工作,但是没有成功。去年恰逢县里推进“两商衔接”试点工作,村里借此机会建立协商议事会议,就把事情提交议事会议进行协商,通过充分调研协商,最后成功将土地从大户手中流转。
像金堤村这样通过“两商衔接”搭建协商议事平台,解决难题的不是个例。长岭镇太白村今年9月份运营老年食堂时,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老年食堂因为有补贴,就餐经济实惠,当地一个包工头就带着年纪大些的工人去用餐,老人反映强烈。为了协调解决好这件事,村里召开了协商议事会议,最后协商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到老年食堂就餐的60岁以上老人享受优惠价,60岁以下的每人15元每餐,这样既能兼顾老年人需求,又能解决附近农民工就餐问题。
当前,望江“两商衔接”全覆盖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全县128个村(社区)建立了协商议事会议,围绕抗旱保收水利灌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中心村建设等课题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50余次,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传递了协商民主正能量,“两商衔接”获得群众好评,协商议事平台正在成为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
用协商拓展凝聚共识半径
既要建言资政,更要凝聚共识。为全力聚焦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望江县政协按照县委安排部署,牵头实施“望江人·桑梓情,共识共为促振兴”工程,最大限度激发十几万在外工作、生活、创业的望江老乡的积极性、能动性,形成大团结、大联合局面,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该县政协广泛摸排在外老乡信息,建成包括11大类、5个界别共3400余名在外望江籍人士的信息库,并汇编成册。为了鼓励望江老乡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广泛凝聚思想共识,该县政协还开展了“访乡贤,商振兴”活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广泛走访老乡代表60余人次,围绕家乡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老乡征求意见建议,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与县融媒体中心共同谋划打造望江云“桑梓情”栏目,为在外老乡参与家乡发展建立线上建言献策渠道。组织开展乡贤专题宣传活动,宣传13名老乡返乡创业先进事迹,展示老乡风采、提振发展信心。
“通过实施‘望江人·桑梓情,共识共为促振兴’工程,我们凝聚共识的半径更长了,助推经济发展的活力更足了。”该县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徐咏斌介绍说。据悉,该县2022年共引进23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中老乡投资项目16个。
(商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