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未成年人社会疗愈团落地合肥包河
来源:安徽法制报记者 唐欢 通讯员 王金丽 周月 2022-12-09 15:16:22 责编:聂静洁

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犯罪预防、法治教育等全周期防护机制,组建法官、志愿者、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区矫正师等全流程观护团队,为未成年人打造全方位保护方案。12月6日,全国首个未成年人社会疗愈团在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成立。

据悉,为深入推进少年法庭联动化改革,贯彻落实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府院联动”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共同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包河区人民法院和包河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共青团包河区委员会对《包河区未成年人社会疗愈团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进行会签。

包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权明介绍,所谓未成年人社会疗愈制度,是在司法机关指导下,交由社会力量组成的疗愈团,对被告未成年人以及所有司法案件涉及的未成年人开展从审前贯穿到判后的系统疗愈工作,达到未成年权益保护、预防犯罪等目的。

依据《工作方案》,该项工程将整合青少年相关事务的普法志愿者、志愿律师、自护宣讲员、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员、心理咨询师、社区矫正师等分散的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资源。根据工作内容要求,将从事法治宣传教育、“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心理辅导、判后帮教帮扶等系统工作,对司法案件中涉及的其他需要帮扶的重点青少年,受司法机关委托,由包河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指派,社会疗愈员将对其开展帮扶工作,区别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工作方案》还对社会疗愈员的资质、组织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能够形成有效合力,从法庭走进家庭,聚焦司法保护,精准帮扶涉案未成年人走出困境。

共青团包河区委书记李晓亮表示,此项工程是纵深推进“府院联动”共治机制建设、高效凝聚社会合力共护未成年人的有力举措,将整合资源、精细管理,切实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安徽法制报记者 唐欢 通讯员 王金丽 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