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机制 拓渠道 促转化——安庆市政协持续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来源:安庆市政协 2022-12-24 12:56:50 责编:曹昱 王悦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十六届安庆市政协坚持把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提升经常性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更加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强机制、拓渠道、促转化,实现了信息数量和质量“双跃升”。一年来,市政协累计编报社情民意101期,86期得到市领导批示,其中市党政领导批示52期,一批意见建议得到充分采纳和转化落实,为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贡献了政协力量。

强机制:构建工作闭环

为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市政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建立起社情民意信息征集、编辑、报送、跟踪、反馈闭环运行机制。动态组建社情民意信息员、特邀信息员“两支队伍”,从各县(市、区)政协、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中各安排一名人员担任社情民意信息员,聘请若干政协委员和热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人员为特邀信息员。人民政协报以《小信息服务大民生》为题,江淮时报以《让“社情民意”提了不白提》《市委书记频频批示 社情民意落地有声》等为题,宣传推介了我市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经验做法。为鼓励先进、促进工作,市政协配套出台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选表扬办法》,结合本年度统计计分情况和履职表现,评选出《关于优化“防贫保”健康险理赔工作的建议》等10篇优秀社情民意信息、民革安庆市委员会等10个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黄德强等10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进工作者。

拓渠道:建强“两室”平台

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面向基层、建在一线,是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渠道。年初以来,市政协锚定“社情民意信息站、委员群众服务站、学习提升加油站、双向发力工作站”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建设,为基层群众反映诉求提供了制度化平台。全市已建委员工作室262家、界别活动室74家,实现151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一年来,市县政协“两室”常态化开展收集社情民意等活动,形成“关于尽快落实免收部分房屋租金助企纾困的建议”“关于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的建议”“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300余篇,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市政协评选表扬了大观“大湖社区委员工作室”、宿松“法润民心委员工作室”等16家优秀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省政协主席唐良智对我市“两室”建设给予充分认可,认为“小平台发挥了大作用、小协商服务大民生”。

促转化:提升工作质效

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市政协工作,今年7月底,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印发《市政协协商成果办理规程》,进一步明确了社情民意信息“形成、报送、受理、交办、办理、落实、反馈”工作程序。文件印发后,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将政协建议及时转化为有关工作举措。例如,《关于推行项目代办员制度的建议》在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推动下,市营商办出台了《安庆市项目代办帮办工作暂行办法》,在全市建立帮办员、代办员制度,为纾解企业办事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消除“生鲜灯”制造肉品质量假象误导消费的建议》《关于在安庆十中(田家炳中学)大门口设置斑马线交通信号灯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的建议》《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业稳健发展的建议》等信息,得到了市市场局、公安局、医保局、住建局等部门的及时办理和反馈,“群众意见说了不白说、委员建议提了没白提”在安庆已经成为常态。

(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