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扬民主,面向全体委员、专门委员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县市区政协以及有关市直部门等征集协商选题建议。”今年8月,芜湖市政协制定《市政协议政性常委会协商工作流程和双月协商工作流程》,进一步推动协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张峰主席领衔督办《关于建立急救技能培训常态化体系的建议》重点提案
这是市政协探索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协商活动的一个缩影。翻开2022年协商历程,为推动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市政协不断巩固提升协商议政活动成效,进一步拓展协商形式,搭建机制化、常态化协商平台,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各类民主协商活动,为芜湖经济高质量发展谋良策,交出了一份有质有量的政协答卷——
“要强化品牌车企引领作用,加强整车智造企业引进力度。加强整零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配套实力。”汪祖发常委建议。
2022年,市委确定“打造世界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市政协常委会会议暨资政会重点协商议题,由市委主要领导领衔。市委主要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市委、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切实将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市政协紧扣发展所系、群众所盼、治理所需,围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人才战略、产业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议题,邀请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党政部门负责人等深入协商,一批协商成果进入党政决策程序、部门工作安排。
协商的“触角”也在不断向基层延伸,“协商在村居”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荼。
“蓝莓的种植规模要进一步扩大,要精选山场、优选品种。”“还得考虑水源、土壤等因素。”“合作社的领头人一定要慎重挑选,这非常关键。”在南陵县工山镇乔村,村民们正在“协商在村居”活动中围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讨论的热火朝天。
市政协主席张峰带队开展“入企服务日”活动
市政协创新开展“协商在村居”活动,丰富和拓展“请你来政协,有事好商量”平台,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市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相关人士在镇街社区、田间地头开展协商,议好百姓关切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展制度化、常态化、多平台的协商,已成为各方加强互动交流、汇聚智慧共识的重要力量。
全会协商议要事、专题协商推动问题短板解决、重点协商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界别协商凝聚共识、提案办理协商推动提案办理解决……今年以来,市政协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5次,主席会议11次,大力推进“一改两为”专项民主监督,开展“入企服务日”活动,着力打造专委会“一委一品”,协商工作加快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步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协商工作机制和协商民主深入实践、委员活力充分释放、民意民智广泛汇聚、与党和政府对接畅通的生动局面。
“要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扩大托育服务知晓度。”“做好托育工作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要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2022年11月,市政协委员们围绕“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实现‘幼有善育’”积极建言。
委员积极建言助力发展,像这样的场景,时常在鸠兹大地上演:无论是“做实新时代群众工作,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办好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等课题,都能看到委员们深入调研的身影,建言献策的声音。
市政协冠名设立27个“委员工作室”
同时,市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健全以课题为纽带的专委会联系界别机制,围绕民营企业法律体检、教育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乡村振兴、文艺普及等开展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冠名设立首批27个“委员工作室”,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融入到具体的履职实践、深入到群众的心坎上,打造政协版“双联双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委员履职本领要提升,离不开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激励。为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市政协积极搭建网上平台,丰富拓展委员履职渠道,升级“芜湖市智慧政协工作平台”,提交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通过“随手拍”线上监督平台,上传问题照片,有力推进“云上监督”;在“好商量云会议”平台邀请政协委员线上参与协商议政,发表观点看法,为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搭建新载体。
市政协始终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原则,高度重视协商成果转化,及时跟踪问效,确保协商取得实效。
市政协委员赴南陵县两山理论展示馆调研
“目前,已在全市6个为民服务中心、14所学校、6个场馆、4个景区、3个交通枢纽、34家单位等地配置50台AED。市民可通过手机地图快速查找定位,真正实现在江城打造‘家门口的急救安全站’。”工作人员介绍到。市政协推动芜湖市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体系建设,提出进一步加大AED常态化配置,并加大救护培训力度的意见,得到各承办单位的吸纳。
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进车间、入住户,走一线、看现场,问情况、提建议……在“放心家政”行动中,市政协对于从业人员培训、健康监测、服务效果,给出意见32条;在“便民停车”行动中,实地监督智能停车系统和停车环境……市政协紧扣“暖民心行动”,全力办好群众“满意事”“暖心事”,有力助推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深得广大群众称赞。
聚焦多样化民生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宜居环境打造、守牢民生底线等重点领域,市政协围绕人民城市建设5个方面25项主要任务,与部门、专家、群众展开面对面协商。形成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92篇。无论是市区10-15分钟健身圈、民用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还是建筑工地噪音治理等民生实事,在政协平台得到充分协商,取得了良好成效,协商为民、协商于民、协商惠民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助力民生实事的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市政协将继续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搭建协商平台、拓展协商渠道、创新协商方式,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聚智慧,当好协商民主的“专业人”、助推发展的“局中人”、凝心聚力的“一线人”,把政协协商工作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大局效能,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政协担当。
(陈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