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点突破 提升履职成效——十二届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工作亮点回眸
来源: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2023-01-09 17:49:48 责编:毛学农 郑亮

五年来,十二届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聚焦履职重点、把握工作规律、善于创新突破,展现了委员会的职能优势和为民情怀。特别是去年以来,该委以“一改两为”民主监督为主线,深化“四微”工作模式品牌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社法委联动履职,实现了工作质效新提升。去年以来,该委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建议5份,信息专报7份,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4次,其中郑栅洁书记批示5次,王清宪省长批示6次。唐良智主席多次批示肯定。

“优化营商环境和助企纾困”议政监督专题协商会

服务中心大局 不断增强协商监督质效

坚决落实“党委有声音、政协有响应,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跟进”的工作要求,推动协商监督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力求协商有用、监督有效。

调研“推进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省数据资源局)

五年来,围绕“提升平安安徽建设水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民主协商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等开展月度专题协商,唱响年度履职“重头戏”,有关建议均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被转化为决策部署、工作举措和政策文件内容。如,省委政法委将“提升平安安徽建设水平”的建议转化为7个方面21条政策措施,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建议纳入《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安徽建设新局面》文件中,督促各地抓好落实。我委提出的加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建议,得到中央政法委的肯定。又如,时任省长李国英对“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批示肯定,省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将建议转化为80条举措,逐项分解落实。

调研“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暨纠纷多元化解”(合肥)

去年,按照“一改两为”民主监督工作部署,在姚玉舟副主席带领下,全力以赴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和助企纾困”议政监督行动,突出“过程监督”与“协商监督”相融合、“阶段性成果”与“会议成果”相结合,从议政监督之初,就多层次了解企业诉求、多渠道帮助企业纾困;依托“安徽政协书院”广泛收集委员意见建议5000余条,从中归纳出6个方面89个问题;邀请在浙皖籍企业家王秀梅以亲身经历讲述浙江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和做法,为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鲜活借鉴典例。省委省政府对会议形成的“1+6”协商成果(1份《建议》、6份阶段性成果)高度重视,郑栅洁书记4次作出批示,要求将有关信息转发各市县学习参考;王清宪省长4次作出批示,要求《安徽政务信息》全文转载有关信息,引起全省广泛关注;唐良智主席多次予以表扬。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任务清单,推动协商成果加速转化。9月以来,该委还围绕“新徽菜•名徽厨”开展专项监督,助力将群众“舌尖上的小事”办成“暖民心大事”。

“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民主监督(合肥)

创新履职平台 深入践行协商为民理念

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先后开展7场微协商微监督活动,取得党委政府满意、部门认可、群众点赞的良好效果。围绕养老服务,连续三年围绕“养老设施建设”“老年助餐服务”“关爱农村老人”开展协商议政,推动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入规委会全覆盖,提升了民政部门在养老规划中的话语权;推动出台《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实施细则》《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协商提出的多项建议被吸收进细则、条例;推动部分老龄化社区开办社区食堂,走访社区康养驿站,采取解剖麻雀方式,与市、区两级共商解决助餐机构实际困难。围绕停车难题,学习考察重庆特色做法,总结出6个方面经验启示,得到王清宪省长批示肯定。可喜的是,通过我们持续呼吁,促成“老年助餐”“便民停车”纳入全省十大“暖民心”行动,体现了协商监督价值。围绕物业管理,连续两年从物业规范管理到纠纷多元化解,开展协商监督,去年提出14条建议和“问题及建议四清单”,得到王清宪省长和张韵声、丁向群、周喜安等省领导批示肯定,《安徽政法信息》专报中央政法委并转发各市县。邀请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等5部门会商建议采纳办理,各部门均提出具体落实举措。唐良智主席对此批示肯定:“很好!问题导向、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对接落实、跟踪问效、闭环循环,实现高质量的履职成果”。通过协商监督,促成多地修订物业条例,推动物业办事公开和收费公开,推动出台《安徽省“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发挥和巩固安徽综合交通优势”专题调研(宿松县)

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在全国地方政协社法委工作座谈会上,对微协商微监督工作予以表扬:近年来安徽坚持“小切口”选题、不换“频道”、深度调研,持续关注民生热点,做法难能可贵、应当坚持,并希望与会单位学习和借鉴。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