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邻里宅基地建庙祈福 拒不执行判决被“强拆”
来源:柯畅 2023-01-13 17:38:09 责编:聂静洁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封“打油诗”家信源于我国古代的“六尺巷”典故,故事讲的是邻里间发生宅基地纠纷,互相谦让后形成一条六尺宽的街巷,成为邻里间谦恭礼让的典范,广为流传。然而,近日,在肥东县,有一对同族老邻居,却与“六尺巷”的故事相反,因宅基地纠纷对簿公堂。

侵占宅基地 老邻居对簿公堂

2021年9月,肖某兰家未经梁某林同意,擅自从两家宅基地中线起向外斜铺设了“八字”型的水泥地面,并在两家交界延伸处修建高1.5米、宽1米的小庙,庙面放置神灵石像,专为自家祈福庇佑。两家因此闹得不可开交,后经村干部多次协调及报警均无果。迫于无奈,梁某林诉至法院。

肥东县人民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肖某兰及儿子梁某权、女儿梁某霞在十日内将其门前庙宇拆除并恢复原状;将占用梁某林的宅基地使用范围内的部分水泥地面予以拆迁并恢复原状。

对于肥东县人民法院的判决,肖某兰及子女表示不服,上诉至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随后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和解未果 法官无奈强制执行

终审判决生效后,肖某兰及子女拒不拆除所建庙宇,也不愿恢复占用的部分水泥地面。于是,梁某林向肥东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案执行法官考虑原、被告几十年的邻里感情,且为同族宗亲,并未急着强制执行,而是从修复邻里关系入手,希望双方和解结案。

执行法官多次联合原、被告所在村的村委干部来到肖某兰家,以“六尺巷”的典故为话题,通过讲故事方式进行引导,希望肖某兰及子女能自觉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同时也告知其拒不履行判决的法律后果。但肖某兰及子女态度强硬,仍然拒绝拆除庙宇和部分水泥地面。

调解不成,法官依法向肖某兰及子女送达并张贴执行公告,限期履行判决义务。在此期间,执行法官联系多家施工队,纷纷因涉庙宇,不愿施工,甚至索要高价施工费,称拆庙需请大师现场设坛做法请送神灵,方才敢动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因疫情影响,三个月公告时间结束,肖某兰及子女也无任何拆除之意,执行法官为了让梁某林过个安心年,立即上报领导并准备强制拆除方案。

果断及时执行  兑现胜诉人权益

1月6日上午8点,肥东法院10余名执行干警、雇请的施工队及挖掘机、钻机及运输车相继抵达执行现场。在执行法官下达拆除指令后,执行干警各司其职,施工队在申请人的指引下,利用测尺对侵占部分进行测量,精准画好原有两家宅基地的分界线,工人正准备用切割机对画线处进行切割。此时,眼见法院动真格的肖某兰立即电话联系其女儿梁某霞赶回,被执行人梁某霞带着案外人赵某驾车直冲拆除现场,言辞激烈试图阻碍执行,执行法官立即要求两名法警将其带离施工现场,可是梁某霞依然穿过警戒线拒不配合,抓伤两名法警。最终,梁某霞被依法拘传至法院。

经过4个多小时的施工,施工队先将供奉石像搬至被执行人家中,随后有序拆除了小庙,同时按照标线准确分割出两家分界线,最终将侵占宅基地并恢复原状交付于申请人。结束后,申请人梁某林对执行法官表示由衷感谢,对法院的执行力度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在法院,被执行人梁某霞被法官口头训诫后,慢慢冷静下来,深刻认识到错误,并诚恳地写下具结悔过书,法官决定对其减轻处罚,不予拘留;但鉴于其拒不执行及妨碍执行的行为过激,依法对其予以罚款3000元。(柯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