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学安享晚年 托起幸福“夕阳红
来源:程度厚 2023-01-17 11:03:51 责编:黄河

近年来,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曾墩村全面推进“老有所学”行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以老年学校为依托,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形成“覆盖广泛、主体多元、资源共享、灵活多样、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真正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满足“老有所学”阵地建设需求,曾墩村老年学校在姚李镇老年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摸排可盘活资源,利用办公用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现有资源,改造建设成为老年学校办学场所。充分整合本村师资力量,推荐那些热爱公益活动、事业心强的退休教师等现有人才担任学校教师。

目前,教育教学师资队伍3人,其中有回乡大学生2名,老年学员达到4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45岁,充分体现了中老年一体化年龄结构。老年学校以“文化养老”为纽带,采取“线上+线下”的教育方法,线上建立老年大学微信群,定期发布各类专题知识讲座,观看后学员直接在群里进行讨论,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饶有趣味。针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学校还将优秀的课件送到家中,进行上门辅导,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该校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图书、文体设备和活动器材。

该校有机结合老年助餐服务和老有所学行动,科学错时管理,场所按需切换,目前已有7个老年学习点实现“餐桌变课桌”,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将老年科学健身与老有所学行动紧密融合,充分发挥教体一体化优势,老年人健身、跳广场舞、运动会等都实现“广场变学堂”,满足老年人群个性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

为了组建一支符合老年学校办学需求、相对稳定、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老年学校除了聘用本村有一技之长的退休教师陈谋喜为教员,还从本村招聘几位回乡大中专文化志愿者、“农民画家”陈福道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上课有教师、室内有学员、活动有场地的多方发力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立足本土,打造课程特色。各级老年学校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在开展广场舞、戏剧、电子琴、书画、健康养生等多种传统课程的基础上,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特色课程,满足老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开设了竹篾编制、聘请当地民歌传承人吴业英教唱民歌、传统民俗旱船表演等地方特色课程,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受到该镇及周边老年朋友广泛好评。

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在该镇党委政府和老年学校的关怀下,曾墩村老年学校通过滚动电子屏、入户宣传、横幅、橱窗专栏、宣传单页等各种方式对“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进行全面宣传,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老年群众从被动了解到主动参与,从参与者变成宣传者,有效扩大老有所学辐射影响作用。

当前,为了有机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与暖民心工程,曾墩村在该镇老年学校的支持下,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以“宣讲二十大·展现新姚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精心筹办了“2023年曾墩村春节联欢晚会”。

近年来,姚李镇曾墩村老年学校始终把“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作为10项暖民心工程之一,是一项持续性、永久性的民心工程。该村表示,将多措并举、持续创新、精准发力、有序推进“老有所学”行动,用饱满的热情、独特的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程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