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凤形村始终把服务村民、造福村民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治理”实践,通过党建活动,凝聚党群合力,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形成常态学习好氛围。该村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制度、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通过定期开展活动,让党员养成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习惯和自觉;通过学习强国、微信群推送,着力加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开展党员大课堂、村居主题党课、支部微党课等,充分运用各个党员资源,如村老年学校校长开展党员大课堂2次、挂职选调生开展主题党课2次,让老党员分享入党感受,提高学习教育效果。
强化基层村民自治,调动村民治理积极性。该村积极推动村民小组长、各类志愿者等担任兼职网格员,进一步延伸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形成村民反映问题,村委会登记,网格员处理,村委会验收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年底进行“先锋党员”评选,选出年度解决村民反映事件最多,服务评价最高的网格员,发放奖励,调动村民自治积极性,切实做好基层治理。实施积分兑换制度,通过制定细化积分标准,将村民的日常行为与信用积分挂钩,村民获得信用积分后可以到超市兑换商品,鼓励村民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扶危济困,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强化关怀帮扶服务,提高村民向心力。该村切实落实生活困难村民、老人、退役军人服务措施,定期组织党员帮助独居老人清扫院子,慰问留守儿童,帮扶生活困难群众。结合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关注脱贫户、低保户、残疾户等特殊人群,做到“早发现,早帮扶”,给予困难群体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努力让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胡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