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网热播的电视剧《县委大院》在基层引起热烈反响,特别是“围炉夜话”场景,让歙县杞梓里镇西村群众感到无比亲切,不禁感慨:太真实了,原来电视剧展现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啊!
近年来,歙县杞梓里镇西村村围绕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举旗定向、把脉开方,推动“围炉夜话”式乡村治理。
2022年,西村接连斩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等两项省级荣誉。
在乡村治理领域,西村到底做了什么?
“微网格”,让村民幸福“满格”
西村深化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推行“微格治理”工作法,将全村641户1805人分为1个总网格、6个子网格、15个微网格,形成“1+6+15”微格管理体系,并将村“两委”班子、支部党员等101名工作力量和志愿力量化整为零,分组分片配置到每个微格,确保了人员管理在微格。
成立“微格党群服务队”,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担任队长,每支服务队配备3-5名队员,并进一步吸收乡贤、“五老”、村民代表加入,确保了力量整合在微格。
按照“网格+”模式,促进党建、应急、卫健、治安等功能职责聚合到微格中,形成红色网格、安格、医格、警格等多种职能有机融入微格,促进“多格合一”,实现一格多用,确保了精准服务在微格。
疫情放开后,西村高效落实重点人群服务保障“十条举措”,保障政策宣传、购药送药、重点人群包保、邻里互助等工作有序运转,形成“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的工作格局,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积分制”,提升村民参与“热度”
“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第一次听说自己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能得积分,换商品。”春节前,西村冬雨绵绵,积分超市门口却是人声鼎沸,前来兑换商品的村民络绎不绝,有序排队。
“可兑换的东西这么多啊,都挑花了眼,那我兑换一瓶洗发水吧。”村民龙琴因为获得“好媳妇”称号,获得了20积分,在春节积分超市运营的最后一天,花了20积分兑换一瓶洗发水。“孝顺公婆本来就是儿媳妇应尽的义务,没想到村里还给我发积分、换商品,真好啊!今后,我要更加注意日常言行,争取多加点积分。”龙琴很是开心。
去年以来,西村推深做实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设积分超市,健全村民行为考核机制,进行积分管理,“微格党群服务队”及时将村民行为予以量化赋分,发放积分券,季度通报、年度评比,把乡村建设、文明创建等具体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具体指标。
据悉,西村在全市率先创建“治理优”超市,促进“信用好”“生态美”“治理优”超市有机融合,积分化推动政法工作在村居可知可感,切实让政法服务为民延伸到镇街、村社等社会治理最末端。
“街巷制”,畅通网格化治理“经脉”
西村在已有微格治理的基础上,探索推行“街巷长”管理制度,使得每条小巷都有网格长兼任巷长,改变微格治理孤军作战为兵团作战,加强孤立微格之间的联系,改善基层治理微循环,畅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整合微格党群服务队,建立由网格长、网格信息员、法治主任助理、村居民警、乡贤、热心村民等组成的小巷管家队伍,实现由“为民做主”向“由民作主”“与民共治”转变。
“小巷管家就在家门口,很有安全感,家里有什么事情就叫一下他们,一般的小事情不用出巷子就能解决。”村民洪社平津津乐道。
2023年2月2日,西村作为歙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现场会首站观摩、首位发言的亮点村,在现场会的聚光灯下精彩“出圈”。
微格治理、“治理优”超市、小巷管家……看似偶然的围观,背后却是平安西村多年的默默耕耘。
西村,一个“能看得见名人的地方”,正以独特的方式揭开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神秘面纱!(毕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