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科创之城,科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2月28日,记者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发布会获悉,为深化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该院最新出台了《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保障合肥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举措》(以下简称《举措》)。
《举措》提出了设立“科创企业绿色服务窗口”、 组建涉科创企业案件快审团队、探索科创企业母公司与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诉讼案件协作代理制度、协同合肥市科技局共同打造科创企业信用评级信息共享共用平台等涵盖合肥法院在深挖司法工作动能基础上的创新做法。
同时,针对科创企业融资难、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发展周期较长等问题和困难,《举措》进行了对症施策:妥善审理涉科创企业融资案件及知识产权案件;慎用少用、灵活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加大对科创企业申请执行案件的执行力度,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机制。多举措发力,切实解决科创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2022年,我们与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签署了《关于服务保障合肥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本次发布的《举措》就是该协议的落实落细。”合肥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庭长张勇介绍道,该院在制定《举措》时,充分重视部门合作的重要作用,通过联合开展科创企业法治营商环境提升协商会、构建涉科创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力争形成“府院联动”的保障工作大格局。(马晶璐 安徽法制报记者 吴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