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风和日丽,砀山县关帝庙镇小华楼村的非遗传承人樊敏在自家的小院里认真制作着虎头鞋,纳鞋底、绣虎脸一气呵成。樊大妈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指了指绣工桌后面一片被划成方格的“小菜园”说道:“上个月村里干群夜话的时候宣传庭院经济,我也跟着搞。现在我的小院能做虎头鞋又能种各种蔬菜,后面还准备养一些鸡和鸭,镇里的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说这叫‘立体农业’,这样搞完后增收不少哩。”
该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制定了“环境+经济”双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推进思路,让村民房前屋后的小庭院不仅环境“宜人”也让收入“喜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和摸索,一眼望去,现在的村庄景色“靓”了起来,村民收入也“亮”了起来。
“风景可以千篇一律,但是咱的庭院经济可不能千‘院’一律。”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既要考虑到各户庭院的地理环境、面积大小等,还要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镇村组织人员入户走访座谈,对各个小庭院“私人订制”,确保庭院经济业精、质好、量高。该镇鼓励村干部把庭院经济和美丽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鼓励村民自治自理,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
“老年大学又开课了,今天有蝌蚪文和防诈骗的课程。”一位村民讲道,镇里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每周都安排课程,现在村里又鼓励我们搞庭院经济,前两天镇里的卫青健康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教我们熬梨膏。该镇聘请有手艺的农民传授村民特色技艺,还邀请当地企业把技术“下沉”的小庭院。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积极与市场对接,同时引进青年创业人才,激发“庭院经济”内生动力。(訾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