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霍山县拓展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四真”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努力打造“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坚持用真心,树牢调解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人民调解为人民理念,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急,真情实意为群众服务,以“真心、诚心”换取百姓的满意和“安心”。霍山县但家庙镇党委政府开展“我有话讲”“但说无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通过到群众中召开板凳会等方式,让干部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既可以话发展、提建议,也可以发牢骚、吐苦水,拉近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搭建心与心间沟通的桥梁,增进干群关系,化解了鸡毛蒜皮的小矛盾,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大问题。2022年,该镇仅通过板凳会就协调处置矛盾纠纷50余起,收集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20余项。
坚持查真情,深挖矛盾产生的源头症结。坚决克服“盲人摸象”,坚持把查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根本,坚定为“民”真心,热心耐心对待群众,设身处地沟通交流,心平气和听取群众诉求,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深挖深究问题根源,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及时彻底解决问题。霍山县公交“703线”是一条穿行大别山腹地、山高路远的公交线路。县交通运输部门在规划线路时了解到,此线路前端的太平畈乡距县城有80多公里,单线车程约2个小时,每日有数千人次的公交出行需求,其中32名身患尿毒症的特殊乘客需要在上午8点赶到县城医院透析。为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交通运输部门和公交企业将群众的期盼放在心上,把群众的难处落实在行动上,经过优化线路,调整发车时间,降低票价等一系列措施,开通了“703”公交专线,32名尿毒症患者有了“定制”班车,当地百姓有了致富专线,沿线乡镇群众亲切的称呼这趟班线为“爱心班线”,这趟班车为“贴心车”。霍山县公交“703线”专门为山区群众精心打造的一条“生命线”这则新闻,先后被全国4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坚持出真招,破解久拖不决的纠纷难题。“落地有声”解民忧是霍山县落儿岭镇党委政府化解基层矛盾的目标追求,该镇在破解纠纷难题时,发动党员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排民忧、解民难。该镇落儿岭村网格员反映,其村冲上组因办理林业证时,相邻林地之间存在历史上山界纠纷,20余户村民林业证都没有办理。获悉这一情况后,落儿岭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村民组长、村中老人、知情人士等了解实际情况,组织召开山界纠纷协调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经过多次调解后,涉及的20余户村民对落儿岭村提出的解决措施达成一致意见,彻底解决了20余户林地的权属问题。
坚持见真效,打造“定纷止争”的柔性利器。霍山县诸佛庵镇党委政府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创新“诸事如意”基层善治模式,以“五早”“五好”“五事”为抓手,划定“一个网格”,用好“两个平台”,健全“三项机制”,建强“四支队伍”,建立健全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分析、及时响应,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村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让风险在一线化解,矛盾在末端解决,共识在基层凝聚,美好在身边实现。(汪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