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深化“警民联调”显成效
来源:储甜甜 江亭亭 2023-04-10 15:42:06 责编:齐晓迪

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以来,怀宁县公安局石牌派出所作为安徽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聚焦主责主业,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警民治安联防联控、推动“情指行”一体化、打造家门口警务站等方式方法,坚持以“矛盾不上交”为目标,以“处置要早、调解优先、调防结合、定纷止争”为思路,全面加强和深化“警民联调室”建设,整合调解资源,强化协调配合,妥善处理群众矛盾纠纷,辖区刑事、治安案件立案数逐年下降,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疏堵点夯实“警民联调”根基。建立“一村一警”、“一村一辅警”机制是发现和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新举措。以基层公安派出所为主导,在社区设置警务联系牌,安排专职社区民警,分片包干,以“警务微信群”为纽带,组织乡镇基层党政干部、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热心公益事业的知名人士和具有一技之长的基层群众,从上至下建立起“主根”“次根”“细根”“毛细根”四个层级,呈根系状合成作战体系,使基层公安工作真正扎根沃土,基层矛盾纠纷和社情民意上通下达。石牌派出所社区民警和包村辅警对“根系”内的所有成员进行走访,了解掌握各户的家庭情况、邻里关系,通过微信实时加强对信息工作群的维护与更新,时刻保持信息畅通。克服以往走访排查工作的盲目性、无序性,既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全覆盖,也实现了信息上下畅达、及时传递。

抓重点打造“警民联调”核心。在民事调解工作中,石牌派出所根据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各村化解矛盾纠纷微信工作指导群,及时了解村级调解矛盾纠纷情况,采用微信视频指导村级调解员和警务助理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在村居力量防控方面。根据各村人口多少、面积大小的实际情况,主动加强与驻村民警的沟通协调,落实好民警、包村民警巡控机制,切实做到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形成巡控工作合力。其次,组织村民利用互助组的形式,做到邻里相望,不断壮大村内防范力量,进一步扩大巡控覆盖面。突出邻村合作防控,增强了巡防力量,降低防范成本,减少防范盲点,确保了巡防人员的自身安全,取得较好的巡防效果。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采取村小组每3天一排查、村委会每周一排查、镇半月一排查的方法进行。排查重点是本辖区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的突出情况。既排查已发生的矛盾,更排查潜在的矛盾,做到新老矛盾底数清、情况明,不留死角和盲点;其次是建立矛盾疏导机制,开展法律服务行动,利用挂包部门、驻村工作队员等资源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

化纠纷提升“警民联调”效能。让群众暖心不是靠大事,而是靠小事,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也正是这些点滴小事温暖了老百姓的心,让群众对派出所民警有了一家亲的感受。在民事调解工作中,石牌派出所以民警入户走访为抓手,以解矛盾、化纠纷、保稳定为主线,让民警扎实做好辖区实有人口管理、信息采集维护、安全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地毯式排查,登记建档,因情施策,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纠纷的发生。石牌派出所把接处警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警情,与当事人进行于法、于情、于理的沟通交流,缓解当事人的激动情绪,尽可能地防止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在警情处置过程中解决问题,将小矛盾化解在基层。2020年石牌派出所成立了以“安庆好人”彭春发命名的“老彭工作室”,凝聚“两代表一委员”专职调解员、法律工作者、乡贤、志愿者等 66名,结合实践创新推出了耐心倾听、适时分离、自我找错、夸奖鼓励、温情送别、相互补台、设计台阶“七步”调解工作法,因案施策、因人施策,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镇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村(居)委会、企业、民间调解优势,推动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解纠纷体系,并在驻所调解室上墙公布调解人员工作背景、专业特长、调解特点等内容,让来访群众清楚调解服务,服务人员可一对一多对一开展服务,大大提升了调解公信力和有效性。

解难点彰显“警民联调”内涵。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幸福、稳定、和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石牌派出所民警定期深入辖区居民家庭走访,对可能发生家暴案件的重点家庭施暴者进行法律宣传,最大程度避免家暴案件发生。利用群众赶街天和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加强反家庭暴力法律知识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960余份,引导群众关注家庭暴力事件,增强群众反家暴意识,提高妇女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抓源头强化“警民联调”宣传。从源头上化解矛盾风险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涵,按照“把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要求,坚持专群结合,警民共治的优良传统,整合公安行政调解、镇司法调解和村居人民调解的资源,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目标,石牌所定期对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分层分类、分级分流调处,每月对辖区案件开展线索梳理、民意收集和案件回访,确保一般矛盾纠纷每日清、疑难矛盾纠纷每月清。建立“主动回访、源头化解”调解机制。对容易引发“民转刑”案件、不稳定因素等问题的矛盾纠纷主动介入、上门走访,确保第一时间介入调处、第一时间说理疏导、第一时间源头化解,努力使矛盾不升级、不出村、不出镇。结合“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同时加强社区民警与群众的联络,每日不定时推送法治宣传,结合辖区发生的诈骗案件及时将公安政策、法律法规、反诈知识等传达给群众,同时“警民议事厅”也更好将本村治安信息反馈给社区民警,使社区民警能够更好开展化解矛盾、排除隐患、上门服务等工作。警民联调紧密贴近群众,运作快捷方便,满足了群众低成本、高效率解决问题的需求。(储甜甜  江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