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山间,客栈屋檐下,品一杯姜茶,成了铜陵市附近居民纷纷打卡的不二之选。精美小巧的姜茶礼包,醇香四溢的姜酒,琳琅满目的黑猪肉香肠、红薯粉丝、土鸡蛋等农特产品,让来往游客目不暇接……
近年来,随着农村发展的需要,一批懂技术、懂商业、懂管理的“新农人”,正从城市主动走向农村,从车水马龙走向田野湖泊,成为挖掘和打造爆款农产品的“新鲜血液”,让乡村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记者跟随“政协江淮行”采访团走进铜陵市县区,见到了这样一群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他们还有一个共同身份,政协委员。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他们也积极为铜陵特色农产品代言,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建言献策,充分履行了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
“把白姜做成大品牌”
清明过后,正值铜陵白姜种植季节。在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佘家大院村,一垄垄生姜刚刚种下。铜陵作为白姜的特色产地,地理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近年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铜陵市持续为白姜产业等特色农业“强筋健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铜陵白姜的栽培、加工和经营等活动予以明确和规范;举办白姜文化旅游月、评选白姜“姜王”提高知名度等。
一些返乡青年人才的加入,为当地白姜产业振兴注入了更多青春力量。“90后”创业青年,铜陵市政协委员、郊区政协常委胡婷婷就是其中一位。
“我从小在铜陵山区佘家大院村长大,一直有着白姜情结。”2018年,胡婷婷辞职回乡,以古法种植白姜,开发白姜系列产品,在互联网和文创设计的助力下,创立了品牌“山礼”,发展起姜酒、姜茶等多种新品,丰富了白姜产品种类,并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不仅自己成功创业,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我们和姜农合作,收购生姜作为原材料,并从村里挑选制姜高手到工厂工作,带动当地就业。”胡婷婷希望未来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学习种植白姜,助力乡村振兴。
与胡婷婷一样,来自铜陵市铜官区西湖镇跃进村的铜陵市政协委员、安徽炎良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刚也是一位致力发展白姜的新农人。
2002年12月,张刚退役后,先后创立过老兵家电维修店、老兵商贸公司等经营实体。2018年的一个契机,他和本地食品行业的朋友聊到“铜陵特产”白姜,决定创立品牌,成立“安徽炎良食品有限公司”,推广拓展铜陵白姜市场。
在去年铜陵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作为新当选的政协委员,张刚了解了许多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利用好这些政策,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乡村建设,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
如今,胡婷婷和张刚的白姜种植基地和白姜加工厂已远近闻名,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为当地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特色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农特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把家乡的黑猪肉香肠、红薯粉丝、土鸡蛋等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并带动当地110多名年轻人进入电商行业。”这是铜陵市政协委员,安徽省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方慧娟和她的丈夫陈陶胜返乡创业的成绩单。
一份决心,一次契机。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的方慧娟,2015年辞去外企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枞阳县创业。从菜市场门口的一个地摊发展成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自从上大学后,每次回家,看到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守的老人在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后,到手的收入少之又少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方慧娟说,大学归来的她觉得,现代农村和农业本不该是这个样子,她深信,只要年轻人肯回来,农业将有广阔前景。
枞阳县白荡湖大闸蟹声名远播,一直是方慧娟在外期间心心念念的美味,因此他们夫妻二人的创业就是从菜市场门口摆地摊卖大闸蟹开始的。
目光锁定大闸蟹后,2014年,方慧娟夫妻俩成立了主营地方特色农副食品公司,并注册“白荡里”商标,聚焦大闸蟹销售。2017年,淘宝等助农新电商开始兴起,方慧娟瞅准机会,迅速从传统销售模式转战网络平台,开了第一家网店,销售量创历史新高。
随着大闸蟹订单不断增加,方慧娟夫妇顺势将当地的土鸡蛋、土猪肉等特色农副产品纷纷搬到线上销售。一时间,枞阳土特产成了“抢手货”。
在互联网助农电商带动下,目前,方慧娟的团队已从10几人发展成为现有的110余人,对接了当地157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直接或间接带动3100余户脱贫户增收。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今年铜陵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方慧娟围绕乡村振兴主题,提出“关于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规划”的提案。她建议,立足铜陵市丰富农业资源,按照“一个优势区域、一个公用品牌、一套标准体系”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机制,打造和提升一批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的良好态势。
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方慧娟还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去年疫情期间,铜陵市政协发出《致全体政协委员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广大委员云集响应,方慧娟主动收购100多万元因疫情销售受阻的农特产品,利用电商品牌优势为农户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电商重点工程,持续孵化品牌农业,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谈起未来,方慧娟夫妻俩充满期待。
(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悦 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