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子‘面子’‘里子’都很好,大家生活得好,我们心里就高兴!”近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来到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龙庙村考察,对该村利用“积分制”推进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给予高度评价,并勉励大家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有奔头。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利用制度创新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淮上区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近年来,该区沫河口镇从群众需求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出发,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下移为关键,以提高村民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为着力点,率先试行乡村治理“积分制”,逐步构建起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五治融合”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 撬动“自觉向上向善”大车轮
龙庙村位于淮上区沫河口镇政府西侧,全村实有人口2480人,共计580户,现有党员60人,村民代表35人。2020年,村“两委”为了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结合村庄实际创新推出了“积分制”,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龙庙村采访,只见村庄里道路干净整洁、景观绿化随处可见、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清爽,整个村庄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积分制实施后,村里的变化非常大,不仅通上了柏油路,装上了路灯,还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就连垃圾乱扔、杂物乱堆等现象也销声匿迹。”村民石怀梅感慨道,村里的变化不局限于生态环境,生活习惯也得到较大改变,“现在大家都说村里的环境好,一点不比城里差。”
龙庙村党支部书记朱梦龙告诉记者,正由于“积分制”取得巨大成效,村“两委”决定把该制度适用范围拓展到更多领域。为此,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研究通过《积分制奖惩办法》《积分制评分标准》,修订了《村规民约》,将勤劳致富、环境整治、热心公益、孝老爱亲、平安创建、移风易俗、产业发展等7个方面纳入“积分制”,设立村民行为正、负面清单,并鼓励村民根据自身情况参与。
为确保“积分制”公正、公平,龙庙村还成立了积分评议组和积分监督组,明确专人负责积分制工作,每月组织评议、每季度公示、监督核查。每季度对每户积分排名张榜公布,兑现奖惩,形成一事一申报、一月一评议、一季一公示、一年一考评的闭环机制。同时,村部内设有积分制展示柜,对于身体行动不便的群众,安排党员包保全程代理兑换。
此外,沫河口镇负责对照评分标准和细则,对“积分制”实施和评议进行监督,确保村评议组、监督组工作有章可循,村务公开在阳光下进行,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党务村务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创新融合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好氛围
这几天,随着气温的持续转暖,每到傍晚时分,龙庙村村民朱克依都会来到村新时代文明广场,给广场上遛弯的村民献唱几首红歌,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给自己积攒文明积分。
“唱歌本来就是爱好,没想也成了挣分的差事,我现在攒了1400多分,能到超市兑换不少米面粮油。”50多岁的朱克依开玩笑地说,自从村里实施了“积分制”,家里的牙膏、肥皂、卫生纸几乎就没花钱买过。
无独有偶,今年60岁的无职党员朱志学每天晚上都会驾驶治安巡防车,一边利用喇叭播放提醒,一边对全村开展巡视,“每天晚上9点开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我们都会在村里转一圈,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挣10个积分。我目前的总分已达到3000,能为大家服务我很开心,关键还不累!”
“一个积分相当于一元钱,村民可以凭积分在镇、村多个指定超市进行消费,而通过这种正向激励,原本很多需要村干部完成的事情,现在完全由村民自己完成,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朱梦龙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村里还将“一组一会”与积分制有机结合,成立自然庄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除了负责积分制的规范管理,还利用理事会成员亲缘、人缘和地缘的优势开展广泛宣传动员。
此外,龙庙村还注重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通过推出手机小程序和App,鼓励村民以户为单位积极下载注册,并同步开展积分手机申报、审核、兑换、使用等培训说明,让每家每户在申报积分、累计积分、兑换积分的过程中,引导群众从基层治理服务对象转变为村庄事务的参与者,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目前,全村已通过积分制小程序和APP注册481户、参加积分378户、参与积分兑换313户,累计发放积分6万分,完成兑换4万分。
积分赋能 带动“无形比学赶超”新风气
朱志学家3019分,朱直金家2535分,朱克利家2090分、徐春梅家1855分……积分就是积德,小家就是大家。采访当天,记者透过村宣传栏里的积分榜,对全村各家积分状况有了直观了解,而这张定期更新的积分榜也在无形中激励着全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持续改善。
“积分榜分为红黄两种,每个季度更新一次,按照积分多寡为每个家庭排名,既是对村民的表彰,也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促进乡村治理成果持续有效转化。”朱梦龙对记者说,村“两委”会根据“村积分龙虎榜”家庭排名,对年度积分排名前10名的家庭进行表扬,为“最美家庭”颁发奖牌,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家庭成员年龄、学历等符合规定条件的,在纳入村后备干部管理、入团入党、推优等方面,给予优先申报、推荐、表彰的待遇。
同时,通过公开张贴“积分制红黄榜”的形式,村“两委”对村里做善事、获得县区级以上表彰的家庭进行正面宣传,对违法乱纪、扰乱社会治安、不配合村里工作的家庭公开曝光,起到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推动广大村民逐步养成文明有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好习惯。
积分制让村里的大小事务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比,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持续改善。鉴于“积分制”的显著成效,沫河口镇将其进一步推广到全镇各村,不但使得全镇的社会矛盾和邻里纠纷大幅减少,而且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党务村务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并涌现出了龙庙、大李、三铺等先进典型村,全镇社会治理水平总体得到改善,群众参与度、满意度稳步提升。
据了解,通过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淮上区沫河口镇初步实现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从“老实人吃亏”到“有德者有得”的转变,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等方面起到了显著成效。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升了治理效能,更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为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蚌埠日报社)